新生兒有多忙?出生後一個小時就要做7件事情,每件都很重要
文|菁媽
有人疑惑:爲什麼孩子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第1聲是哭泣呢?那是因爲孩子知道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充滿了苦難,確實,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的繁忙。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1個小時就要做7件事情,每件都很重要,一旦沒做好極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第1件事:清理呼吸道
孩子在媽媽肚子裏面的時候,無論是氧氣還是各種營養,都要靠媽媽的臍帶來供給,所以胎兒在媽媽肚子裏面其實是非常舒服的,不需要自己呼吸,也不需要自己喫飯,就能夠通過臍帶來讓吸收營養。
但是出生之後醫生會剪掉臍帶,當剪掉臍帶之後就要通過自己呼吸了,但是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會有羊水或者是粘液或者是血液卡住他的口腔或者是鼻腔。
爲了儘快讓他能夠自動呼吸,出生之後醫生就會用吸痰管或者是負壓吸引器來清除口腔鼻腔的這些羊水和黏液,甚至有些孩子出生的時候比較小,這個吸痰器不好吸的話,還有醫生直接用嘴巴用吸管來吸,幫孩子把這些羊水和黏液清乾淨,否則孩子一旦呼吸不了就很可能會窒息死亡。

第2件事:要剪掉臍帶以及結紮
在距離新生兒腹部約2-3釐米處剪斷臍帶,然後用臍帶夾夾緊臍帶的殘端,再進行消毒,而在孩子出生之後的幾天時間內,都要每天進行消毒,在孩子出生後一個星期到10天左右,這些臍帶的殘端會自己掉落,這時候孩子的臍帶纔會慢慢的癒合。
要注意的是要觀察臍帶,如果出現發膿或者其他的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第3件事:要注意保暖
我記得我們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醫生就抱過來看一下,然後就說要送到保溫箱裏面去保溫兩個小時。因爲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的調節溫度能力非常的差,很容易失溫,所以會把新生兒放到保溫箱保溫,或者說是一些保溫臺保溫,而且要馬上用溫熱的毛巾包裹。
而且我們會發現新生兒的衣服無論冬天還是夏天,衣服都是長袖的,那是因爲孩子的皮膚很容易失溫,所以要用衣服蓋住。
第4件事:考試
所謂的考試是叫阿氏評分,新生兒出生後1分鐘和5分鐘,要分別對5個方面進行評分,孩子的心力,孩子的呼吸,孩子的肌張力,孩子皮膚的顏色以及對刺激的反應,這5個方面進行健康的評分,滿分是10分,如果孩子的分數不到7分的話,極有可能說明孩子的狀態不大好,這時候就要送孩子到新生兒科去進行檢查或者是治療。

第5件事:要進行母嬰接觸
我們建議在孩子出生後儘快把孩子放到媽媽的皮膚上進行母嬰接觸,這其實是促使孩子有安全感,而且能夠刺激媽媽的母乳分泌,更重要的是建立親子的鏈接。
孩子在出生之後,雖然說剪掉臍帶了,但是他內心還是嚮往跟媽媽在一起的,他是覺得他和媽媽是一個整體,所以要儘快的讓媽媽跟孩子待在一起進行皮膚接觸。

第6件事:儘快的進行母乳餵養
我們建議要在出生後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讓孩子喝母乳,因爲孩子在喝母乳的時候會刺激乳汁的分泌,而乳汁裏面含有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儘早給孩子喝母乳,有利於孩子腸道的健康和身體的健康。
第7件事:身份的識別
給孩子戴上手環,手環上面有媽媽的姓名,牀號和寶寶的性別和出生的日期,也會盡快的給孩子留下腳印,防止抱錯。

而這些事情孩子出生後要儘快的做,一般會在出生後一個小時之內做完,所以孩子出生後就真的挺忙的,而作爲媽媽要配合做的事情就是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以及看一下孩子的手環是不是對得上,有沒有搞錯。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