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若有3個徵兆,或是被 “乳腺炎” 盯上了,請不要忽視
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們,身體就像一臺高速運轉後突然減速的機器,處處需要小心呵護。而乳腺炎,就是這個階段最容易找上門的 “麻煩” 之一。它不像感冒發燒那樣症狀明顯,卻可能悄悄纏上你,影響餵奶不說,還會讓本就疲憊的身體雪上加霜。如果你產後出現這 3 個徵兆,可得多留個心眼。

乳腺炎的 3 個典型徵兆,別當成普通不適
乳房突然紅腫發燙。就像被熱水袋捂久了一樣,乳房的某一塊皮膚摸起來特別熱,顏色也比周圍深,甚至有點發紅。剛開始可能只是一小塊不舒服,慢慢會腫起來,碰一下都疼得想躲開。這時候別以爲是奶水脹的,普通漲奶是整個乳房沉甸甸的,而這種紅腫往往集中在某一個部位,而且越按越疼。
發燒來得又急又猛。可能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渾身發冷,體溫噌地升到 38.5℃以上,喫了退燒藥也反反覆覆。這時候別硬扛着說 “坐月子不能吹風”,這種發燒大多是乳房裏的炎症引起的,越拖延越麻煩。特別是發燒時還伴有頭疼、渾身痠痛,就像被人打了一頓似的,更要趕緊檢查乳房。
奶水變得又稠又黃,甚至帶點血絲。正常的奶水是乳白色或淡黃色,質地比較稀。如果突然發現奶水變稠,像濃鼻涕一樣,或者顏色發深、帶點血絲,同時乳房裏能摸到小硬塊,就像有顆豆子埋在肉裏,那很可能是乳腺炎在 “報警”。

出現徵兆別慌,這幾個小技巧能緩解不適
當這些徵兆出現時,新手媽媽們別慌,掌握幾個小技巧能幫你緩解不適。
首先試試冷敷和按摩搭配。乳房紅腫的地方用涼毛巾敷 10 分鐘,能減輕疼痛;然後用手掌輕輕揉硬塊,從乳房邊緣往乳頭方向推,就像擠牙膏一樣慢慢推,每次 5 分鐘,每天 3 次,幫助奶水流通。記得按摩時別太用力,疼了就停下。
其次要勤餵奶、換姿勢。寶寶的吸吮是最好的 “通乳器”,只要感覺漲奶就喂,餵奶時換着姿勢,比如躺着喂、坐着喂,讓寶寶的下巴對着硬塊的方向,能更有效地疏通乳腺。如果寶寶喫不完,用吸奶器輕輕吸出來,別讓奶水積在乳房裏。
最後別忘了多休息、多喝水。生完寶寶後媽媽們總睡不夠,但乳腺炎時身體需要恢復,儘量跟着寶寶一起睡,每天多躺 2 小時;同時多喝溫水,就像給身體 “沖澡”,幫助炎症消退。

避開這些護理誤區,別讓問題更嚴重
在應對乳腺炎的同時,很多媽媽會陷入哺乳期乳房護理的誤區,這些誤區可能讓問題更嚴重。
誤區一:用熱毛巾一直敷。很多人覺得熱敷能通乳,其實只有剛餵奶前可以用溫毛巾敷 3 分鐘,平時紅腫發炎時熱敷會加重疼痛,就像給發炎的地方 “添柴”,越敷越腫。
誤區二:疼了就不敢餵奶。有些媽媽怕疼,或者擔心奶水有炎症影響寶寶,其實只要沒發高燒,奶水是安全的,堅持餵奶反而能減輕乳房壓力。如果實在疼得厲害,用吸奶器吸出來喂也可以,但別停喂超過 12 小時,不然奶水會越來越少。
誤區三:使勁揉硬塊。看到乳房裏有硬塊,就用手使勁捏、使勁揉,這其實會傷到乳腺組織,就像揉淤青的地方一樣,越揉越疼,還可能讓炎症擴散。正確的做法是輕輕推,就像撫摸花瓣一樣溫柔。

產後的身體需要細心呵護,乳腺炎雖然常見,但只要及時發現徵兆、用對方法,就能很快恢復。新手媽媽們別給自己太大壓力,遇到不舒服時多觀察、多請教醫生或有經驗的人,你和寶寶都能順利度過這個特殊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