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陰道炎多有這些表現,3 種異常別無視,早發現早處理
不少女性朋友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感覺下面不舒服,卻又說不清楚具體哪裏不對勁。其實,除了隱私部位的異常,肚子的一些表現也可能在悄悄提示你是否患上了私處炎。

今天就來聊聊,哪些肚子症狀需要咱們特別留意。
小腹墜脹像揣了個熱水袋。這種感覺不是來月經時的那種脹痛,更像是肚子裏塞了團溫熱的棉花,一整天都悶悶的。尤其是久坐之後站起來,墜脹感會突然明顯一下,有時候還會帶着腰眼發酸。這是因爲私處裏的炎症可能順着通道往上走,刺激到了小肚子裏的其他器官,就像水裏撒了把鹽,整個區域都跟着不自在。
肚臍下方一陣一陣抽痛。那疼痛如同隱匿在暗處的小獸,冷不丁地竄出來啃咬一下,讓人難以忽視,卻又難以準確捕捉其行蹤。往往在排尿或者排便後會加重,甚至咳嗽、打噴嚏時牽扯到肚子,也會引發這種抽痛。這時候要注意,可能是炎症讓周圍的組織變得敏感,稍微有點牽拉就會 “喊疼”。
喫完飯總覺得肚子脹,放屁也變多。別以爲這只是腸胃問題,當私處有炎症時,附近的器官就像住在一起的鄰居,一個 “生病” 了,其他也會受影響。腸道可能因此變得嬌氣,喫點東西就脹氣,而且這種脹氣不像普通消化不良那樣揉揉肚子就緩解,常常會持續大半天。

私處炎和性生活的那些事兒。
有人覺得得了私處炎就必須徹底禁止性生活,其實不用這麼絕對。如果症狀比較輕,比如只是輕微瘙癢,沒有明顯的分泌物異常,做好清潔後是可以適當進行的,但要注意動作輕柔,避免過度刺激。就像手上擦破皮,不是完全不能碰東西,只是要小心保護。
不過有兩種情況一定要暫停:一是分泌物呈黃綠色、豆腐渣樣,伴有明顯異味;二是性生活時感覺疼痛。這時候繼續親密就像在傷口上撒辣椒麪,不僅自己難受,還可能讓伴侶受到感染,反而拖慢恢復速度。

私處炎老是反覆,該怎麼 “斷根”?
很多人犯的一個錯是 “見好就收”。症狀剛減輕就停藥,就像種地只澆了半次水,草肯定還會再長。其實就算不癢不疼了,也得按醫生說的療程用完藥,有時候還需要複查確認炎症真的消失了纔行。
另外,別把希望都寄託在洗液上。天天用各種洗液沖洗私處,就像把家裏的地面擦得太乾淨,連有益的 “保護層” 都擦掉了。其實平時用溫水清洗外陰就夠了,穿透氣的棉質內褲,就像給身體的這個部位搭了個通風良好的小房子,不容易滋生細菌。

說到底,私處炎就像感冒一樣常見,關鍵是及時發現信號、用對方法。如果發現肚子有上面說的那些異常,別硬扛着,早點去醫院檢查,才能少受很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