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切了根輸卵管”嚇住,懷孕概率其實不低哦

來源: 更新:

輸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統中輸送卵子、促成精卵結合的重要通道,正常女性有左右兩條輸卵管。不少女性因宮外孕、輸卵管積水等問題切除了一側輸卵管,難免會擔心影響懷孕。其實,只要另一側輸卵管功能正常,依然有自然受孕的可能,只是受孕概率會略有下降。以下從懷孕可能性、影響因素及改善方法等方面詳細說明,幫你科學認識這一問題。

一、單側輸卵管切除後,自然受孕仍有機會

女性的卵巢通常交替排卵,每月由一側卵巢排出一顆成熟卵子。若切除的是左側輸卵管,右側卵巢排卵時,卵子可通過右側輸卵管與精子結合;同理,右側輸卵管切除後,左側卵巢排卵時仍有受孕可能。臨牀數據顯示,單側輸卵管切除後,女性自然受孕的概率約爲正常女性的50%-70%,具體因人而異。

不過,受孕成功的前提是剩餘的輸卵管通暢且功能正常。如果剩餘輸卵管存在粘連、堵塞、積水等問題,會直接影響精卵結合或受精卵運輸,降低受孕幾率,甚至可能增加宮外孕風險——受精卵無法順利進入子宮,就可能在輸卵管內着牀。

二、影響受孕的關鍵因素

(一)剩餘輸卵管的健康狀態

剩餘輸卵管的通暢度和蠕動功能是受孕的核心。輸卵管通暢但蠕動能力弱,可能導致受精卵運輸緩慢;若存在輕度粘連,會阻礙精子或卵子通過;嚴重堵塞則會直接阻斷受孕通道。建議術後通過輸卵管造影檢查,明確剩餘輸卵管的形態和通暢情況。

(二)卵巢的排卵功能

卵巢能否規律排卵直接影響受孕。即使輸卵管正常,若卵巢排卵不規律、卵子質量差,受孕幾率也會下降。可通過B超監測排卵,觀察卵泡發育情況,瞭解排卵時間,提高受孕效率。

(三)子宮及盆腔環境

子宮是胚胎着牀和發育的場所,子宮內膜過薄、息肉、肌瘤等問題會影響胚胎着牀;盆腔炎症可能導致剩餘輸卵管粘連,間接降低受孕概率。因此,保持子宮和盆腔健康對受孕同樣重要。

三、提高受孕幾率的實用方法

(一)精準把握排卵時間

通過排卵試紙、基礎體溫測量或B超監測,鎖定剩餘輸卵管同側卵巢的排卵時間。例如,右側輸卵管保留時,當B超顯示右側卵巢有成熟卵泡,可在排卵前後安排同房,此時卵子更易進入同側輸卵管,提高精卵結合概率。

(二)保持輸卵管通暢

術後要注意預防盆腔感染,避免不潔性生活、經期盆浴等行爲,降低輸卵管再次粘連的風險。若檢查發現剩餘輸卵管輕度粘連,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輸卵管通液術疏通,或採用中藥灌腸、理療等方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

(三)改善生活習慣,調理身體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於維持內分泌穩定,保障卵巢正常排卵;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豆類、綠葉菜),爲卵子和精子提供營養;適度運動(如瑜伽、快走)可增強盆腔血液循環,改善生殖系統功能。同時,減少精神壓力,過度焦慮會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排卵和輸卵管功能。

四、需要警惕的風險與應對措施

單側輸卵管切除後,宮外孕的風險會略高於正常女性,尤其是剩餘輸卵管存在輕度異常時。若備孕期間出現停經後腹痛、陰道不規則出血,需及時就醫排查宮外孕,避免因延誤治療導致輸卵管破裂等嚴重後果。

若備孕超過1年(35歲以上女性超過半年)仍未受孕,應及時進行全面檢查,包括輸卵管造影、卵巢功能評估、男方精液檢查等。若存在輸卵管嚴重堵塞、排卵障礙等問題,可在醫生建議下選擇輔助生殖技術,如試管嬰兒——通過體外受精將胚胎直接移植到子宮,繞開輸卵管問題,提高受孕成功率。

單側輸卵管切除並不意味着失去生育能力,只要剩餘輸卵管通暢、卵巢排卵正常,自然受孕的希望依然很大。備孕時應先通過檢查明確身體狀態,精準把握排卵時間,同時注意調理生活習慣、預防感染。若長時間未受孕,不必過度焦慮,及時尋求醫療幫助,通過科學手段干預,同樣能實現生育願望。記住,信心和耐心與身體條件同等重要。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