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再抬頭,專家提醒:當前正在高發期,3大結局已不可避免
新冠真的又又又來了嗎?
@Y哥:我三天了,但是沒有發燒體溫一直37.1,喉嚨痛、頭暈、沒力氣、鼻塞有鼻涕
@半個橘子:有人跟我一樣嗎?味覺沒了!嗅覺沒了!聽了下降50%!我陽這麼多次一直都沒有刀片嗓之類的,這次咳嗽的比較厲害...
@於仙仙:第三次新冠了!!!我想着新冠已經是過去式了吧。結果…又被傳染了(哭)什麼時候被傳染的壓根不知道,真的防不勝防。唉...三次流感,三次新冠了抵抗力差的人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病毒像永遠不會消散的反反覆覆出現?

一、新冠感染再抬頭?中疾控公佈最新數據
最近新冠感染又捲土重來,不少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感染症狀,根據中國疾控中心5月8日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截止5月4日前,各地的新冠病毒陽性檢出率有上升趨勢,其中急性流感患者中,新冠陽性比例從7.5%升至16.2%,住院病例中新冠陽性率也從3.3%升至6.3%。

圖源自網絡
廣東疾控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此次新冠感染報告數量是乙類傳染病中最高發的疾病。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彭劼介紹,3、4、5月醫院門診中新冠檢出率從7%-8%上升15%左右,最近5月份更是進一步上升到20%-30%,可以肯定的是新冠患者數量確實在逐步增加。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指出近期港內新冠病毒感染率有所上升,而且重症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最新數據顯示,香港新冠陽性率創下52周新高,新增相關死亡案例31宗。

據瞭解本次流行的新毒株屬於奧密克戎家族新迭代產物,免疫逃逸能力比較強,即使打過疫苗的人也可能無法完全避免,有一定傳染性,雖然危害性相對較弱,感染者可能出現咽喉不適、咳嗽、發燒等輕度症狀,但對於高危人羣來說還是要注意預防。
香港衛生專家孔繁毅教授預測,這波疫情將在5月下旬達到感染頂點,預計6月下旬會逐漸回落。

二、新冠最終會以什麼方式結束?3大結局已不可避
1、病毒長期存在
雖然新冠看似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但不代表新冠病毒就從此消失了。因爲羣體免疫後,病毒的威懾力沒有這麼大,實際上病毒依舊存在,甚至長期存在,等待人體抗體減少,免疫降低,就會捲土重來。
2、症狀會越來越輕
大家都知道新冠感染後人體會出現系列不適症狀,從一開始出現的發熱、咽痛、肺炎等重症,到後來隨着人們感染次數的增多,反覆感染後出現的症狀也逐步減輕,甚至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但高危羣體還是要注意預防。

3、具有周期性
新冠病毒的流行也具有一定週期性,受天氣、季節變化影響,病毒的傳播能力也會有所波動,像夏季高溫情況下病毒不易傳播,但春冬季節,不注意防範很容易就出現感染風險。
三、解剖1095例新冠死者,死因究竟是什麼?
新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讓你說新冠是怎麼一步步危害人體甚至致死的,可能很多人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早在3年前就有研究給出答案。
發表在權威期刊柳葉刀子刊的來自德國亞琛工業大學醫學院一份研究中,通過分析2020-2021年間,德國境內新冠死亡的1095病例屍檢報告,並按流行時間,分爲3組對照組。

從年齡和性別分佈上看,男性病例死亡年齡主要集中在65-69歲,而女性則主要集中在85歲以上。
其中,86%的病例主要死因是COVID-19感染,而直接死因則是瀰漫性肺泡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多器官衰竭、細菌重複感染和肺栓塞等基礎疾病。
其餘14%病例雖然死因是心臟病、心肌梗死,但也發現了COVID-19的感染病史,可見自身基礎疾病在新冠感染者的死亡中或起主要作用。

圖源自網絡
雖然研究沒有包括奧密克戎毒株的死亡病例,但研究結論對於新冠死因討論也具有一定參考意義。這項研究不僅揭露了部分新冠的死亡機制,也從側面警示了患者本身如果有基礎疾病,也要注意防控。
尤其是老年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注意到本次感染流行中,年輕和老年患者的緩解速度有一定差距,如果老人中免疫力本身就不好還有基礎疾病的,還可能出現重症風險。

因此,老人日常也要做好預防措施,尤其是生活方式方面做好以下4點很關鍵:
1、疫苗別落下
對於老人來說,尤其是免疫力本身就差的人,新冠感染威脅可能更嚴重,建議除了做好防護措施,還要及時接種相關疫苗,全面預防可能的感染渠道。
2、健康生活
很多老人容易疏忽日常不良生活習慣,像膳食方面,除了三餐定期攝入,還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熱量攝入過多,其次運動方面,根據世衛組織建議,老人每週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減少肌肉退行性變化,保護骨骼健康。

3、管好慢病
像3高、糖尿病這些慢性病也是老人常見病,雖然這些病不會馬上要人命,但控制不好也會成爲健康的隱患,尤其是病毒流行期間,更要做好慢性病管理,按要求控制好相關指標,避免給病毒感染增加更多健康威脅。
4、做好健康監測
老人出現發熱、咽喉不適、疲憊或者嗅覺味覺減退等情況,一定要及時重視,無論是自己還是家人,做好健康監測,對可疑症狀及時重視,有問題快速就診,避免小問題拖出大危險。

現在新冠流行期,這些防護小技巧還不快點趕緊學起來。此外避免去人羣集中的地方,切斷傳染渠道,健康生活也要從自己做起。
參考資料:
[1]《1095例新冠死者解剖數據:他們的死亡原因究竟是什麼?》.生命時報.2022-04-15.
[2]《老年人如何科學應對新冠,專家給出八點建議!》 .中山一院.2022-12-11.
[3]《新冠疫情近期出現階段性低水平波動,防護小技巧學起來》.上海疾控.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