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茲號南海墜機尷尬掙扎,福建艦悄然準備入列!
尼米茲號南海墜機尷尬掙扎,福建艦悄然準備入列,中美航母力量迎來歷史性轉折!
南海的風浪從來不止於自然。10月26日下午,美國“尼米茲”號航母在半小時內連續折損兩架艦載機——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和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先後墜海。飛行員雖全部獲救,但這場“謝幕演出”的狼狽場面,讓服役50年的老艦顏面盡失 。
同時,美軍也在事故發生的海域一一劃設了禁航區,緊鑼密鼓地開展了對殘骸的打撈工作,而對外的口徑則咬着牙一一宣稱“不因局部的故障就退縮”,但如衛星的“實地”揭露卻徹底地將強撐的“體面”一一打破,“尼米茲”號甲板此起彼伏的不斷地裝卸各種維修的設備,甚至連艦載機的起降也被迫暫停了整整48個小時。
但更值得引起關注的是,這艘原本就要退役的老“航母”,近期竟在黃巖島附近的海域徘徠不去,似乎也在等待着什麼樣的“指令” 。
答案或許藏在千里之外的中國軍港,商業遙感衛星拍攝的高清畫面顯示,停泊於南部戰區某港口的福建艦甲板上,殲-35隱身戰機、空警-600預警機等艦載機模型清晰可見,艦艏還有作業船正在塗抹舷號“18”。
港口邊悄然立起的紅色觀禮臺,與當年遼寧艦、山東艦入列時的佈置如出一轍 ,這一切跡象表明,中國第三艘航母的服役已進入倒計時。
福建艦的加入絕非簡單增加一艘航母。它滿載8萬餘噸的排水量、全球領先的常規動力電磁彈射技術,意味着艦載機出動效率遠超滑躍式甲板。
未來搭載的殲-35隱身戰機、空警-600預警機將徹底補齊中國遠洋航空反潛與指揮短板 ,而美軍此刻正陷入“航母真空”困局:11艘航母中4艘維修、3艘訓練,唯一能即時部署的“尼米茲”號卻已老態龍鍾,連燃油系統都被質疑存在污染風險 。
不經意間的“隔空對峙”,也反襯了兩國海軍的發展之道各不相同,相較而言,福建艦從下水到首次出海的試驗僅用了大約1200天,就已初步具備了某些較高的海試能力,而同爲052D級的美國“福特”號卻耗時近2200天,且還經常受電磁彈射的故障所困擾 。
與此相比,中國的造船業卻在穩步地推進,甚至在造船的建造效率上也已遠遠地超過了美國,給了美國的造船業一份不容樂觀的“面子” 。
其更深的層面則悄然將戰略的博弈推到了更加的微妙的層次上來。美軍借“打撈殘骸”之名,調集深海聲吶艦在南海敏感區持續作業,被指“以救援爲幌子測繪水文數據”;中方則順勢在黃巖島展開海警常態化巡航,用國際法框架內的執法行動反制軍事挑釁 。
然而,當一方的“秀肌肉”式的軍事強悍與對手的精心的“落子佈局”相互撞擊時,南海的這一盤棋局就已經悄然地發生了深刻的轉變。
福建艦入列後,中國海軍將正式邁入“三航母時代”。這支力量不屬於任何人的演兵場,只屬於守護和平的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