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可能不得不停戰了!最大財源被斷,想打也沒有錢了
2025年10月29日,華盛頓宣佈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
據瞭解,此次制裁的重點對象是盧克石油公司與俄羅斯石油公司這兩家能源巨頭企業。
根據網上公開數據估算,這兩家公司的原油出口量合計佔俄原油出口總量的50%以上,是俄羅斯最大財源之一。
(俄羅斯石油公司)
而且,除了這兩家公司本身,公司下屬的34家子公司也被列入了黑名單。
值得一提的還有,早在美國發起制裁行動之前,英國10月15日、歐盟10月23日也先後發佈了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
在這種制裁力度之下,俄羅斯最大財源被切斷,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普京會不會被迫停戰,也成爲了國際社會密切關注的焦點問題。
(普京)
西方無所不用其極的制裁
當然,站在俄羅斯本身的角度來說,英美歐三方的制裁策略,或許從來就不是一件新鮮事情。
據俄羅斯衛星社2025年7月20日發佈的數據,自2014年年初烏克蘭危機正式爆發以來,俄羅斯共遭受了超過3萬項具體制裁措施。
其中,僅美國一國,便實施了近7384項制裁舉措,在所有已付諸實施的制裁措施中,所佔比例達24.5%。與此同時,加拿大實施了3956項制裁,佔比爲13.1%;瑞士亦執行了3561項制裁,佔比達11.8%。
(美國是對俄製裁的絕對主力)
這三個國家,也是全世界對俄實施制裁數量最多的前三甲。
這些制裁大部分都發生在2022年爆發至今的俄烏戰爭期間,佔比爲92%。
僅從這樣的數據來看,西方國家的打壓力度,甚至可以用無所不用其極來形容。
(歐盟也廣泛參與對俄製裁)
俄羅斯的經濟變化
那麼這樣的制裁有效果嗎,俄羅斯的經濟是否出現了變化?
對此或許有網友會列出“俄烏戰爭期間,俄羅斯重返全球前十工業國”,“俄羅斯除被制裁第一年外,經濟都在增長”,“2023年,俄羅斯被列爲高收入國家”等相關報道,作爲否定製裁有效、認爲俄羅斯經濟沒有影響的依據。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報道本身確實沒有錯誤,但它們也存在諸多侷限性。
(俄羅斯中央銀行)
例如,“俄烏戰爭期間,俄羅斯重返全球前十工業國”,這種說法確實屬實。但在戰爭的刺激下,加之蘇聯時代遺留的大量工業基礎,俄羅斯工業生產在短期內出現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非常正常,這並不能證明制裁無效。
此外,即便俄羅斯當前的產能得到了釋放,但根據互聯網上的數據,這些釋放的產能大多侷限於與戰爭相關的軍工領域。
(俄羅斯軍工廠)
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被釋放的產能也無法保證俄軍在前線的武器供應,莫斯科甚至不得不求助於朝鮮。
根據韓國軍隊的數據,平壤已向莫斯科提供了1200萬枚炮彈。
此外,美國《華爾街日報》也指出,俄軍約60%的炮彈來自朝鮮,這進一步說明俄羅斯的工業產能目前難以維持自身運轉,第二產業依舊存在較大缺口。
(朝鮮兵工廠)
再看“除被制裁第一年外,俄羅斯經濟都在增長”這一說法,這個說法確實也沒毛病。由於戰爭帶來的需求激增以及資源的重新分配,經濟出現增長非常合理。
可是這種合理的經濟增長,卻存在一個相當大的背後隱患,就是分配方式的改變,往往會造成極大的通貨膨脹率。
而從目前俄官方公佈的數據可以得知,2023年俄羅斯通貨膨脹率是在7%至7.5%之間,已經非常觸目驚心,2024年更是直接達到了9.52%的程度,一舉震驚世界,2025年上半年通貨膨脹率更是一度突破10%。
(俄羅斯通貨膨脹率極爲驚人)
如此高的通貨膨脹率,足以將所謂的高經濟增長,直接抵消。
最後來看高收入國家,這更是不必多說,在如此高的通貨膨脹率面前,即使俄羅斯名義上已經進入了高收入國家行列,但實際上由於通貨膨脹帶來的物價飛漲,民衆的購買力並未得到相應提升。
(俄羅斯人)
當然,有人看到這裏或許會覺得,這隻能證明俄羅斯經濟存在問題,不能證明制裁有效果。
不過,如果深入剖析的話,制裁的影響其實已滲透到俄羅斯經濟的多個層面。畢竟,這三萬多條制裁項目當中,幾乎每一個都朝着俄羅斯的經濟命脈與關鍵領域發力。
無論是歐洲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直接斷了俄對外經濟的大頭(俄外貿經濟的最大來源就是對歐洲出口能源),還是美國及時補刀,祭出關稅制裁大棒威脅歐洲外的印度巴西等國跟進,停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亦或是西方國家聯合實施金融制裁,將俄羅斯踢出SWIFT體系,限制俄羅斯的國際支付和融資渠道,都是天生朝着俄羅斯的經濟命門實施,打的就是俄羅斯的七寸所在。
俄羅斯現在能源出口收入銳減,外資紛紛撤離,國內企業面臨資金鍊斷裂風險,生產活動受到嚴重干擾,出現現在的經濟狀況,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俄羅斯街頭)
俄羅斯真的會妥協嗎?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2025年10月,英美歐三家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圍剿纔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
因爲自從特朗普重回白宮以來,國際上便有一種說法,俄烏兩國可能在華盛頓的斡旋之下走向和談。
而這種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爲2025年的時候,華盛頓和基輔,華盛頓和莫斯科,確實有過多次高級別接觸與談判嘗試。
(特朗普和普京)
甚至,從2025年一月特朗普重新任職美國總統開始算起,這段時間華盛頓對俄發起的直接制裁,甚至只有10月一次。
考慮到10月時期,俄外長明確表示對未來和平談判的悲觀態度,不排除美國此舉有借制裁施壓,推動和談朝着對自己有利方向發展的意圖。
考慮到能源出口對於俄羅斯經濟的影響,以及現在俄羅斯經濟確實存在很大壓力,在兩條最大財源被斷的情況下,俄羅斯確實有可能被迫停戰。
不過從實際情況出發,這場戰爭本來就是北約東擴,觸及了俄羅斯的底線才爆發的,加上現在的俄羅斯在制裁期間和伊朗,朝鮮,中國的關係急速轉暖,中俄貿易也成爲了俄羅斯新的經濟支柱。
可能情況並沒有美國人想的那麼樂觀。
參考資料
1、海外網《美國宣佈新一輪對俄製裁 重點針對兩家石油公司》
2、澎湃新聞《|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制裁俄羅斯,已對普京失去耐心?》
3、千龍網《俄媒:對俄製裁數量已超3萬項,美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