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國人和海外華人內戰,外國人不會中文,很難融入核心圈

來源: 更新:

AI現在已經是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內戰了。

美國硅谷,一個美國員工抱怨說,現在在 Meta 做 AI,如果不會中文就很難融入核心圈,因爲聽不懂同事在講什麼。其實不只是mate公司,整個硅谷都是如此。

傅盛在網上分享說,現在的硅谷,如果你不會中文,你根本進不了AI公司的核心團隊,因爲核心團隊全都是中國人,不僅開會用中文,私下交流也用中文。


美國主流基金說,如果你做AI,團隊裏沒有華人,甚至都不會去投你。所以現在的美國硅谷,外國員工想要合羣,必須要先學會中文,而且團隊裏還必須要有華人。

國外還有網友用開源AI軟件,結果在調用代碼發現用中國寫的解釋,到現在老外們才發現,以後不學中文,真的都進不了AI行業了。

其實這個現象,不是最近纔出現的,英偉達CEO黃仁勳早就發現了,全球AI研發人員有半數都是華人,這一羣體規模遠超其他來源地。

比如:X AI一共有12位創始人,其中有5名是華人。

OpenAI17名核心成員中,有6位華人。

Meta的超級智能實驗室,最初的44人團隊裏,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華人。

Scale AI創始人汪滔,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美國四大芯片巨頭英偉達、AMD、博通和英特爾如今均由華人掌舵,臺積電就在中國臺灣,裏面科學家都是中國人。

更何況中國還有DeepSeek、阿里的Qwen、智譜的GLM,這些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認可,部分模型的表現,甚至超越了國際頂尖閉源模型,而要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美國對中國AI芯片的嚴密封鎖下進行的。

美國智庫在2024年發佈的《全球AI人才追蹤報告》顯示,美國的頂級AI人才主要是華人,佔比高達75%,且佔比還在提升。

爲啥會這樣呢?

傅盛在視頻中表示,隨着中國國力的增強,教育水平的提升,再加上中國企業競爭很激烈,培養了大量的,無論是管理人才,還是技術人才,產生了強烈的溢出效應。

而我個人認爲,華人在AI領域的優勢,原因不會是單一的,而是系統性的,包含了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社會文化、生活水平等等多個緯度,本質上取決於一個國家文明的高度。

首先是中國注重長期主義,咱們持續幾十年的教育投入,終於在現在有了回報,免費義務教育,再加上平價的高等教育,讓中國每年有超500萬STEM的畢業生(包含本科生),全球第一。而美國STEM後備人才嚴重匱乏,美國採取的解決辦法不是本土培養,而是人才引進。

其次,中國教育平權,讓適齡兒童全部進入校園,並且都接受精英教育,最終讓中國從人口紅利轉變成了人才紅利。而美國並不是如此,美國屬於底層快樂教育,上層精英教育。

第三,中華民族的性格,黃仁勳曾經在公開場合說,中國人的一個性格特點是能夠容忍長期的痛苦和折磨,事實上忍受痛苦和折磨的能力被稱爲毅力,它是現在被認可的,作爲成功人士最重要的特徵之一。

而海外華裔,也深受中國文明的薰陶,骨子裏蘊含着中華民族的性格,他們也同樣注重教育,堅持長期主義。這纔出現瞭如今的局面,在最先進科技比拼當中,這些華裔成爲了美國最核心的技術人才。

如此纔有了AI領域,屬於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內戰。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