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買美國大豆了,這是我們認輸了嗎?
中國開始買美國大豆了,這是我們認輸了嗎?
中美高層會晤前夕,中國終於開始買美國大豆了,先是買了3船,會晤之後又採購了至少4船大豆,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接受採訪中表示,未來3年,中國已經同意每年至少採購2500萬噸的大豆。那很多人就有疑惑了,美國這麼不老實,咱們就應該狠狠打疼美國,怎麼現在又開始買美國大豆了呢?
哎,我覺得這裏面就藏着頂級智慧,真的。
首先,你要知道不管是特朗普上臺還是哈里斯,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把中國列爲頭號假想敵,也就是說,不管哪一方上臺,對中國來說都不是善茬,兩者都把遏制中國當成目標,區別只是方式方法而已。
相比於特朗普來說,民主黨更擅長通過盟友體系、科技管制和意識形態施壓,而共和黨,尤其是特朗普,更擅長單邊制裁、關稅手段和直接對抗。特朗普的孤立主義,肯定會削弱美國和盟友之間的聯繫,從而削弱以美國爲中心的國際體系。
而美國農民是特朗普的鐵票倉,我們不買大豆是爲了打疼特朗普,買大豆也是爲了讓特朗普不至於真的被推翻,畢竟他下臺了,還會有下一個美國總統,說不定會出什麼招。
其次,中國用大豆打疼特朗普,讓特朗普不敢再輕舉妄動。特朗普第二任期上臺之後,對中國發動多輪關稅戰、貿易戰、科技戰,而中國每次都發布了對等措施。
不買美國大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我們證明了不買美國大豆是真的能打疼美國,是真的能威脅到特朗普的根基。
咱們反制措施確實能打疼特朗普之後,特朗普受不了了,才願意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不信你看日韓歐盟,他們可沒啥牌對付美國,只能被美國敲詐了。
現在特朗普願意回到談判桌了,並且願意各退一步,那咱們也願意各退一步,購買美國大豆。不過這次咱們買的並不多,3船、4船的,更像是看特朗普下一步行動,再決定要不要繼續購買。
第三,中國大豆進口來源多樣化。我國每年大約需要進口1億噸大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其中2024年,從美國進口了2213萬噸大豆,進口額125億美元。
雖然我們也可以從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但是有2個問題,一個就是進口量多了,對方容易漲價;另一個就是巴西、阿根廷都是南美洲國家,大豆在3-4月成熟,而美國大豆則是在9-10月成熟,季節性不一樣,兩者剛好可以互補。
總的就是,美國大豆咱們買不買都可以,對咱們不重要,但是對美國很重要,現在中美關係緩和了點,咱們也買點大豆意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