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搞短劇在南寧開拍?眼見不一定爲實,警惕AI造假!

來源: 更新:

10月31日,“北投明月薈”項目正式驗收交付,該項目將作爲南寧首個短劇影視基地投入使用。不少網友感嘆:“這下,短劇裏‘A市’的‘A’,真就成了‘桂A’的‘A’啦!”

近年來,南寧市憑藉區位優勢、取景拍攝條件優越等條件在發展微短劇產業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優勢,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微短劇產業生態。然而,互聯網上卻出現了一些標題看起來非常博眼球的短劇在南寧開拍的消息。

網傳:惡搞短劇在南寧開拍?

近日,在短視頻平臺上出現“短劇《清川橋鬼火大戰》《霸道總裁愛上西鄉塘撿垃圾的我》開拍”的短視頻。這些網傳的短劇不僅標題惡搞,還帶着南寧地標色彩,甚至加上了南寧市的定位信息。

可是仔細一看,視頻中的人物表情、動作、口型都不太自然,簡直“一眼假”,平臺也在視頻下角打上了“疑似使用AI生成技術,請謹慎甄別”的標籤。

網傳短視頻截圖。

闢謠:相關短視頻系AI生成

經南寧市互聯網舉報·闢謠平臺覈實,相關短視頻系AI生成,“短劇《清川橋鬼火大戰》《霸道總裁愛上西鄉塘撿垃圾的我》開拍”的消息不實。

隨着AI生成技術的普及,只需簡單輸入文字指令,就能生成以假亂真的圖像、視頻,這不僅讓謠言傳播門檻大幅降低,更讓不少人在“獵奇”“博流量”的驅使下,觸碰法律與道德的紅線。

科普:面對AI造假的信息,普通人該怎麼辨別呢?

作爲信息接收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識別潛在的AI謠言:

查源頭:警惕那些沒有明確作者、來源模糊或僞裝成“網友投稿”“內部消息”的內容。可靠的信息通常有正規的新聞機構或官方信源背書。

看細節:對於圖片和視頻,仔細觀察是否存在AI生成的典型痕跡,例如人物手指數量異常、光影效果不自然、視頻口型與聲音不同步或背景模糊扭曲等。

驗邏輯:判斷內容是否存在明顯的事實錯誤或邏輯矛盾,比如時間線錯亂(用未來的數據描述過去的事件)或地理信息錯誤。

用工具:善用權威闢謠平臺進行查證,可以關注官方機構發佈的相關警示信息。

南寧市互聯網舉報·闢謠平臺提醒:

大家在上網時,如果發現那些明顯AI造假的行爲,除了通過留言、評論等揭發外,更可以多多舉報,共同爲謠言治理出力。

近期,南寧市加快培育微短劇產業市場主體,打造微短劇基地,推進微短劇產業繁榮發展。

但是微短劇要規範出品。2024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發佈管理提示,針對微短劇片名譁衆取寵、低俗庸俗的頑疾,提出要求:

  • 不得使用惡俗、惡趣味等違背公序良俗的片名,不渲染極端對立、復仇、暴戾、焦慮。

  • 儘量規整並關聯劇情,不使用過度冗長和口語化的片名。

  • 應提升審美內涵,增強其藝術性,不濫用誇張等手法進行惡搞。


希望微短劇創作者及製作公司摒棄急功近利的思維,通過良性創作推出更多製作精良、符合主流價值導向的作品,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創作傳播環境。同時,也呼籲廣大網民共同抵制低俗作品,淨化網絡環境,守護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來源:南寧市互聯網舉報·闢謠平臺、“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衆號、央視新聞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