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這個部位不要亂喫!真的可能會中毒!
夏天正是飽餐各種美味水果的時候。喫水果時,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水果裏大大小小的果核,到底能不能喫?有時無意中吞掉了核,會不會出問題?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解答~
這些水果的核
喫下去不用太擔心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嚇唬過“喫掉西瓜籽就會從肚子里長出西瓜”,其實,葡萄、石榴、西瓜等我們日常喫的大部分水果,它們的籽或核少量喫下去不用太過於擔心(畢竟,西瓜的籽就是炒貨店裏買的西瓜子),因爲無法被胃腸消化,這些果核喫進去後隔一段時間會從腸道排出,自然界裏植物們也是靠這個方法來擴大自己的傳播範圍的。
有些水果的核,不但可以喫,加工一下甚至還挺好喫。像是榴蓮和菠蘿蜜的核,煮熟後有點像板栗,有些人還會用它們煲湯,做出來的湯味道有點甜甜的。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這些水果的核
最好不要喫
1
薔薇科水果
包括常見的蘋果、梨、李、枇杷、櫻桃等,薔薇科水果的果核因爲含有氰苷,所以不能喫。
氰苷本身沒有毒,但當果核同水果一起被咀嚼,氰苷不穩定,遇到酸或者生物酶會產生水解,生成有毒物質氫氰酸。氫氰酸中毒,會出現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等嚴重後果。
不過,單個果核中的氰苷含量十分有限,只有喫到一定量的時候纔會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單次攝入約 50-200 毫克氫氰酸可能引發中毒)。按照這個標準,蘋果核要喫個100粒左右,可能纔會出現中毒風險。所以,大家也不用過於緊張,偶然嚼碎或者吞掉種子,大可以放寬心。但,對於小朋友或者老人、身體比較弱的人,還是儘量注意一些。
此處需要着重提一下苦杏仁。託著名影視劇《甄嬛傳》的福,“苦杏仁有毒”可能已經深入人心。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甙,這種物質也是一種氰苷類化合物,苦杏仁中氰苷的含量大約是 2%~4%,它是薔薇科植物裏氰苷含量比較高的,折算成氫氰酸的話每克可能含有幾毫克,喫上20~60粒左右就可能中毒。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有人可能會問,那超市裏怎麼還賣杏仁製品呢?這種其實是甜杏仁,甜杏仁的氰苷類化合物含量極低。但苦杏仁和甜杏仁長得很像,容易混淆,所以,建議大家不要自己找杏核喫。
2
銀杏核(“白果”)
銀杏核中含銀杏酸和銀可酚等毒素,有細胞毒性、免疫毒性以及致敏性,易導致中毒,引起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症狀。此外,銀杏核中還含有少量氰化物及類生物鹼物質,相互作用之下,可能會產生更復雜的毒理作用。
不過,氰苷在人體中不能積累,也不耐熱,所以文章中剛剛提到的理論上不能喫的果核,在充分加熱後也可以食用。但即便如此,還是不建議大家自行製取果核食用。畢竟,用有毒原材料自制食物存在一定風險,而外面買點便宜、安全又省事,這不香嗎?
關於果核
還有這些注意事項
1
嚼食某些水果核或籽
有保健作用?
比如,很多人聽說“葡萄籽的某些成分抗氧化、石榴籽的某些成分美白”,就想着喫的時候一起連籽喫掉,但這種都是要採用一系列複雜方法進行提取的,直接喫不但攝入量有限,有堅硬的內果皮在,還會給腸胃造成負擔。
2
棗核千萬要當心!
很多人喜歡在熬粥的時候放紅棗,覺得能讓粥變得香甜。但是,尖尖的棗核其實非常危險。要是稍不留神讓棗核卡在喉嚨裏,輕則咳嗽不停、喉嚨劇痛,重則可能劃傷食道,引起出血、感染,甚至刺穿食道壁,導致食道穿孔,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棗核進入腸道,還可能引發腸梗阻,讓你腹痛難忍、嘔吐不止,甚至需要手術來取出。
策劃製作
作者丨吳愛喜 科普創作者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審覈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委員
策劃丨楊雅萍
責編丨楊雅萍
審校|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