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洪水泡過的房子,入住之前要注意→

來源: 更新:

最近,全國很多地方都遭受了極端暴雨天氣。比如從 7 月 23 日到 29 日,北京 7 天的降水量就佔據了全年降水的近四成。特別是在密雲、懷柔、平谷、延慶等北部山區突發山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北京市防汛救災新聞發佈會上的通報,截至 7 月 31 日 12 時,全市因災死亡 44 人,失蹤失聯 9 人。

而當洪水退去之後,返回家園的人們會面臨一個問題,被洪水淹沒過的房屋還能正常居住嗎?

先說結論:洪水浸泡後的房屋能否居住,需要對房屋結構和穩定性進行專業檢查,在確認房屋的結構沒有受到影響的情況後,纔可以入住,而且在住之前要對房屋做徹底消毒。

7月27日,在北京市密雲區石城鎮西灣子村,施工救援人員在清理被雜物阻斷的橋樑。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洪水對房屋的危害有哪些?

1.衝擊

在洪水水流非常大的地方,洪水會直接對房子產生衝擊作用。這樣的衝擊作用對不同類型的房屋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泄洪區域,依然存在土坯房和自建的磚混結構房屋,這樣的房屋在洪水衝擊下是有可能直接被沖壞的,所以這樣的房屋在洪水退去之後不能貿然進入(特別是在離泄洪口近的地方)

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混結構)和鋼結構的建築,洪水的衝擊作用一般不會有太大的破壞。但是依然有可能會造成地基局部被沖刷破壞。所以,鋼混結構的房屋即便牆體看起來完好無損,也不能掉以輕心。

2.浸泡

另外,如果洪水長時間浸泡,洪水滲透到土壤中,會使土壤的承載力下降。這會影響房屋地基的穩定性,有可能會引起房屋不均勻沉降,導致房屋傾斜甚至是牆體開裂。

在洪水的浸泡下,磚混結構房屋牆體的砂漿強度會下降,也是會影響房屋安全的。鋼結構和鋼混結構的房屋如果被長時間浸泡,水是有可能滲透進混凝土內部,使鋼筋鏽蝕從而影響結構的穩定性。

當然了,有一些地區可能還存在更簡單的土坯房、木頭框架房屋,這樣的房屋在洪水的衝擊和浸泡下,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損傷。

而除了衝擊和浸泡帶來的物理損傷,洪水還可能會帶來一些生物層面上的危害。

3.黴菌

被洪水浸泡過的房屋,在洪水退去之後,房間會處於潮溼的環境下,而且夏季的溫度又比較高,這樣的條件非常有利於黴菌生長,它們有可能在 1~2 天之內就大量繁殖。

黴菌不光會讓牆體上出現黴點影響美觀,它們在繁殖過程中會產生孢子,被吸入人體之後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對於那些有哮喘病史的人,還有誘發哮喘的風險。

另外,還有些黴菌會產生黴菌毒素,比如在洪水浸泡過的建築中可能出現的紙葡萄穗黴,它們中的一些菌株會產生毒素,影響人體健康。

4.其他污染殘留

當洪水氾濫的時候,它們可能會將沿途的污染物(比如農田裏的農藥、污水槽裏的污水、下水管道中的糞便污水等)“裹挾”進水中。當洪水浸泡房屋的時候,這些污染物同樣有可能在房屋裏殘留。如果被浸泡的房屋裏有傢俱、衣物,這些污染物同樣可能附着在這些東西上。

所以,無論是從房屋結構的損壞還是從人體健康的角度考慮,在洪水退去之後,都不應該直接住進被洪水浸泡過的房屋。

7 月 27 日在北京市密雲區馮家峪鎮西莊子村拍攝的河道。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被浸泡過的房屋就完全不能住了。只不過在重新回到這些房屋裏之前,有一些不可忽略步驟。

其中最重要的,在洪水退去之後,不要自行進入房屋,要對房屋結構和穩定性進行專業檢查,在確認房屋的結構沒有受到影響的情況後,纔可以進入。

如果進入房屋居住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有牆壁開裂之類的現象,一定要及時跟小區物業聯繫,確保房屋的安全。

入住前注意做好消毒

如果房屋結構沒有受到影響,在入住之前也需要對房屋進行徹底的清潔。在清潔房屋的時候需要注意,如果房屋裏還有積水區域,務必先切斷房間電源(哪怕已經停電了也不要忘了這一步)

在對房屋內部進行打掃的時候,對那些被洪水浸泡過且很難徹底清洗消毒的物品一定要“狠下心”來丟掉。比如牀墊、地毯、枕頭、沙發等(被洪水泡過的食品和飲料,即便沒有拆開包裝,也不能再食用了)

對於那些可以“挽救一下”的物品,比如塑料、金屬、實木桌椅櫃子等,可以消毒清潔表面。對於能夠清洗的衣物,在清洗的時候最好也要用消毒劑消毒。

如果發現電路或者是燃氣管道出現了問題,千萬不要自行修理,要聯繫電力公司或者是燃氣公司請專業人員進行處理。

如果出現了黴菌但面積不大,可以使用消毒劑或者專門的除黴劑處理。如果黴菌的面積很大,自行處理很難徹底根除,建議找專業的公司來清除,避免黴菌影響健康。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總之,被洪水浸泡過的房屋並不是不能居住了,但在入住之前一定都要有專業機構確認房屋的安全性。在回到這些房屋中居住之前,也要對房屋做全面的消毒處理。

洪水無情,但科學的應對方法能幫我們最大限度地重建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家園。

策劃製作

作者丨小瑋 科普創作者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審覈丨許衝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員 地質災害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地震學會地震災害鏈專業委員會 主任

策劃丨張林林

責編丨王夢如

審校丨徐來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