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治癌,化療和放療有什麼區別?這篇文章全講清
癌症治療就像一場戰爭,化療和放療是兩種常見的 “武器”。但經常有人把放療和化療混爲一談,有人問,化療和放療有什麼區別?
首先兩者的治療原理不同。
化療是通過使用化學藥物(細胞毒藥物)來殺死癌細胞,這些藥物可以干擾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過程,比如阻止癌細胞的 DNA 複製、干擾 RNA 合成或者抑制蛋白質合成等。由於癌細胞的分裂速度比正常細胞快得多,化療藥物對它們的殺傷力更強。但化療藥物也會對一些正常分裂較快的細胞產生影響,比如骨髓細胞、胃腸道黏膜細胞等,從而產生一些副作用。
放療是利用放射性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放射性射線包括 X 射線、伽馬射線、質子射線等,這些射線具有很強的能量,能夠穿透人體組織。當射線照射到癌細胞時,會使癌細胞的 DNA 受到損傷,導致癌細胞無法正常分裂和生長,最終死亡。放療可以精確地將射線聚焦在腫瘤部位,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相對較小,對遠離放療部位的器官組織部位基本沒影響。
其次兩者的治療方式也不同。
化療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給藥,常見的有靜脈注射、口服等。靜脈注射是將化療藥物直接注入靜脈血管,藥物會隨着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個部位,對全身的癌細胞都產生作用,因此化療是一種全身治療手段。口服化療藥物則相對方便,患者可以在家自行服用,但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
放療主要分爲外放療和內放療兩種。
外放療是使用外部的放射性設備,如直線加速器等,將射線照射到腫瘤部位。患者需要躺在治療牀上,醫生會根據腫瘤的位置和大小,精確地調整射線的劑量和照射角度。
內放療則是將放射性粒子或放射性藥物放置在腫瘤內部或靠近腫瘤的部位,如通過手術將放射性粒子植入腫瘤組織,或者通過靜脈注射放射性藥物,讓藥物在體內特定部位發揮作用。
此外,兩者治療範圍也不同。
化療作爲一種全身治療手段,適用於多種類型的癌症,尤其是那些已經發生遠處轉移的癌症。比如,晚期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化療可以殺死全身各個部位的癌細胞,控制病情的發展。對於一些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化療更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放療主要用於局部或區域性的腫瘤治療,對於一些侷限在某個器官或部位的腫瘤,放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鼻咽癌、食管癌、宮頸癌等,放療可以精確地照射腫瘤部位,殺死癌細胞,同時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相對較小。對於一些手術後有殘留腫瘤細胞的情況,放療也可以作爲輔助治療手段,幫助清除殘留的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
最後兩者的副作用表現也不同。
化療的副作用上全身性的,相對來說會更多些(但各人表現不一樣),常見的有噁心、嘔吐、脫髮、骨髓抑制等。
噁心和嘔吐是由於化療藥物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的,嚴重的嘔吐會影響患者的進食和營養攝入。
脫髮是由於化療藥物對毛囊細胞產生影響,導致頭髮脫落,這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骨髓抑制是指化療藥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血細胞減少,從而增加感染、貧血、出血等風險。
放療的副作用主要集中在照射部位及其周圍組織。例如,頭部放療可能會引起放射性腦病、放射性脫髮等;胸部放療可能會引起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腹部放療可能會引起放射性腸炎等。這些副作用的發生與放療的劑量、照射範圍、個體差異等因素有關。不過,隨着放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放療已經能夠很好地控制副作用的發生。
相信通過上面的科普大家能弄清楚化療和放療的區別,它們都是癌症治療中兩種重要的手段,各有特點和優勢。在實際治療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癌症類型、分期、身體狀況等,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有時也會將化療和放療聯合使用,以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