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年輕》自衛還擊戰英烈之九:張祥洪
張祥洪,35206部隊67分隊戰士,貴州省納雍縣人,犧牲時年僅20歲,1979年2月在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中光榮犧牲,共青團員。安葬於雲南省河口縣水頭烈士陵園。張祥洪曾就讀於水東小學、中學。家庭原址:納雍縣居仁區水東公社水東大隊熊硐小隊。家庭現址:納雍縣水東鄉帕那村熊硐組。
同組的鄉親張樹文對張祥洪評價很高:“當兵之前大家對他的印象很好。”接着又說:“原來的房子要倒了,政府補助2萬元修好了新房。”
張祥洪的侄兒媳婦蒙豔說:“聽說三叔參加自衛還擊戰,心裏十分佩服,對三叔有好印象,可惜沒見過三叔。”
張祥興是張祥洪的大哥,69歲,說:“祥洪讀書時很辛苦,天不亮就從家裏出發,中午飯不興喫,餓到下午五點過纔到家,熱點飯喫後,又趕緊上山做‘活路’。在學校時,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初中畢業時,我們問他願意當兵還是去王家寨讀高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當兵。”
張祥洪犧牲後,母親劉發珍悲痛欲絕,一直臥牀不起。看着老人一天不如一天,家人心急如焚,家族中更是大家拿主意。最終一致認爲,只有根據當地的風俗——招魂埋。
離家半里的山頭上壘了一座新墳,是招張祥洪的魂來埋的。至此,老母親劉發珍的病情漸漸好轉。可能是邊疆的兒子來挨着自己了,思子之情得到緩解。直到現在,每年的初二,侄兒男女都要去小山頭給張祥洪的魂墳燒香掛紙,以祭祀遠在邊疆烈士陵園的親人,這是烈士親人寄託哀思的一種方式。

上圖:張祥洪烈士

上圖:張祥洪烈士之墓

上圖:“一顆紅心”——張祥洪的手跡

上圖:大哥張祥興打理三弟張祥洪的“魂墳”

上圖:如今的帕那村

上圖:通往張祥洪家的小路

上圖:張祥洪(右)與戰友合影

上圖:張祥洪的父親張家林(右)、母親劉發珍(左)、侄兒張凱(中)在新落成的磚房前合影。

上圖:張祥洪的父親張家林的“優撫證”

上圖:張祥洪的老母親劉發珍(91歲)還能做針線活

上圖:張祥洪家的老房子

上圖:張祥洪家鄉的山

上圖:張祥洪家鄉的水
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作者:潘中澤
編輯:胡國橋 劉靜 胡凱
來源:英雄旗幟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