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緒垃圾”可能成爲癌症導火索,生活中這些你注意了嗎?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着對它,它也笑着看你。
——塞繆爾
經常有人問,生氣會得癌症嗎?生氣會讓癌症復發嗎?
人有七情六慾,生氣,肯定在所難免,誰不會生氣?從不生氣的人不存在,真有這樣的人那就奇怪了。
喜怒哀樂,人人都會有的情緒反應。生氣本身並不是什麼壞東西,本身不會讓你得癌症或者導致癌症復發。關鍵是你的這個生氣是不是莫名其妙,有沒有“來由”,凡事得有度是吧。如果總是沒來由的生氣,或者一點芝麻事就生氣,情緒不穩定,長期處在負面情緒下,不能從中走出來,困於其中,那對人是一種“內耗”。長此下來,必然會影響正常的飲食休息,喫不香,睡不好,那最終當然就會影響健康。
精神心理因素影響癌症的發生發展與轉歸
不少研究提示精神心理因素與癌症之間的關係。據統計資料,很多癌症患者有較明顯的心理應激反應或心理障礙,在臨牀實踐中也確實觀察到這個現象。相比與癌症發病的關係,精神心理因素與癌症發展和轉歸的關係可能更爲明確,也就是說,不良的負面情緒心理可能會加速癌症惡化過程,而積極的正面情緒心理則會有助於癌症的控制。事實上,癌症病人的精神心理行爲干預治療已成爲癌症綜合治療的一個組成部分。
另外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精神心理因素對生活行爲方式致癌的間接作用,比如精神緊張、壓力大、焦慮,很多人就會試圖通過吸菸、酗酒或過度進食等方式來緩解緊張和壓力以及焦慮。長期的精神緊張和高壓,就可能導致長期的不良生活和行爲方式(吸菸、酗酒或過度進食等),積累下來,間接地也就增加了癌症發生的風險。
不良的負面心理情緒,比如長期處在焦慮和壓抑之中,會消耗人的精力和體能,讓人食慾下降,睡眠質量下降,體重下降,生活缺乏激情,通過神經和體液系統等機制降低機體免疫力,這就爲癌症的發生提供了某種可能性。當然,偶爾或短期內的消極負面情緒沒有這麼大的威力,所有導致癌症發風險增加的因素都不是短期作用的結果,負面的消極情緒長期作用於神經系統,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抑制,癌細胞就容易突破機體的免疫防禦。
不要簡單地給性格貼上癌症標籤
談到癌症與心理因素的關係,有的人會用癌症性格一詞。到底有沒有癌症性格?有的人簡單地認爲內向性格容易得癌而外向性格不容易得癌,這是沒有依據的。不應該把性格戴上癌症的帽子,性格是一個人固有的,儘管有可能通過努力改變,但較難從根本上改變,有宿命論之嫌,會導致有某些性格的人產生恐慌心理,認爲得癌症無可避免,是註定要得癌的。
“度”是關鍵,最怕負面情緒長期積累
除了負面心理因素本身,“度”是一個很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所謂“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因爲短時期內的負面情緒心理是再正常不過,每個人都會有,關鍵是不要“過分”、“過度”、長期積累,不要讓不良情緒心理淤積,淤積就成了情緒垃圾。
“心理垃圾”當然是不好的,至少不是我們想要的,應該要清理掉。長期處於這些負面情緒心理中,當然不會對健康有利,即便不得癌,也容易得其他疾病。道理懂,關鍵是如何去克服?心理層面的東西,最終還是得靠你自己修煉,別人說得再多,你不聽,或者聽了不去做,也是白搭。另外,必要時要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對於得了癌症的人,治療後要儘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態。長期處在負面情緒中,間接有可能增加復發風險。但不要因爲偶爾的生氣而擔心會導致癌症復發,面對某些事,有生氣的反應,這是正常的,哭一哭,宣泄一下比壓抑更好。但不能總是煩躁焦慮動不動什麼事都生氣,這得調節。
清掃情緒垃圾,呵護機體免疫力,將癌症擋在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