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的滋味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暮春時節,枝頭梅子青青。
這是一個浩蕩、繁盛的季節。走在粉牆黛瓦的村巷,邂逅一樹樹梅子,會讓人心旌搖盪,望梅卻更渴。

那是怎樣的果實呀?小小的,圓圓的,嫩嫩的,表皮蒙了一層細軟的茸毛,愈發顯得清新,明麗,又嬌俏。一嘟嚕一嘟嚕的梅子,若隱若現在青枝綠葉裏,宛如少女的芳華,“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掩飾不了的,是一種青澀之美。
瞧!梅子綴在枝葉間,鴿子蛋兒大小,光潔瑩潤,色澤泛青,閃着幽光,百媚千嬌。特別是綴在梅子上的露珠,欲墜未墜的一點點顫動,那麼的鮮亮,那麼的圓潤,那麼的水靈,令人怦然心動。
來到樹下,朝枝上輕輕一捋,就是滿滿一捧梅子。粒粒似玉,細膩嫩滑,玲瓏小巧,惹人愛憐。塞一枚在嘴裏,用牙齒輕輕一咬,“嚓——”霎時,一縷酸甜襲上舌尖。
兒時,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和小夥伴們藏在樹上,一邊鼓腮而喫,一邊不停吐舌頭:“真酸呀。”可胃口一旦打開,就管不住自己的嘴,結果回到家,我的牙齒已痠軟得不行,張着嘴直呵氣,竟連豆腐也咬不動,惹得弟弟妹妹在一旁偷笑。
母親看在眼裏,疼在心底,連忙爲我熬小米粥,一勺一勺餵我喝,同時叮嚀我不要貪喫青梅。可是到了野外,一看見梅子,我就管不住自己的嘴。
青梅宜釀酒,少飲不醉人。
釀製梅子酒,使用的基酒是黃酒。此酒色澤蜜黃透亮,裝在一隻大玻璃瓶裏,能讓人見證梅子酒釀製的整個過程。母親將洗淨的梅子濾幹,倒入酒瓶。只見它們在裏面浮沉,旋舞,遊蕩。隨着一串串氣泡冒上來,梅子漸漸沉入瓶底,彷彿睡着了。
等待它們的,將是日夜不歇的蛻變。
出於好奇,我每天觀察它們。我發現,梅子與黃酒都在悄悄發生着變化。在相互作用下,梅子由最初的嫩青,次第變爲粉青、深青、乳黃、金黃、赭黃;而黃酒,由最初的蜜黃,漸漸變爲淺黃、銅綠、灰綠、鮮綠、青綠。隨着時光流逝,梅子的精華漸漸浸入酒中。
爲便於貯藏,母親將佳釀傾入一口大甕裏,密封起來。
當布穀鳥在金色的麥田上空歡啼時,梅子酒便釀好了。開啓甕蓋,酒香嫋嫋飄出,瀰漫在屋子裏,誘人極了,讓全家人心生歡喜。
記憶中,當大家從麥田收工歸來,月映前溪,母親會爲每一個人斟上一杯梅子酒。此酒既解乏,又開胃,讓人感受到勞動帶來的美好,然後美美枕着月光,飄飄然墜入夢鄉。
最愜意的事,是雨天閒讀時暢飲梅子酒。坐在書房,對着一窗溼漉漉的青綠,慢慢地將梅子酒舀入玻璃盞,一邊細細品,一邊美美閱讀古典詩詞,是那麼的雅緻、美好。
“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一曲李白的《長幹行》,令人心生對青梅竹馬的豔羨。“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一首《詩經·召南·摽有梅》,又喚起我對愛情的美好憧憬。
一盞梅子酒,讓人幸福地迷失在浪漫的光陰深處。(作者:宇原;編輯: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