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家庭暴力”正在蔓延,比打罵還傷孩子,尤其是第一個

來源: 更新:

原來在大家的印象中,家庭暴力是指打罵孩子,但實際上有些看似不起眼,甚至父母覺得是對孩子好的行爲,都可能是“家庭暴力”的範疇。

我之前帶一羣孩子去某個農場遊學,有一個小女孩叫瑤瑤,她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爲她動不動就會哭,有人不願意跟她玩,她哭了;遊戲玩輸了,她哭了;沒拿到獎品,她也哭了。

她媽媽一直在哄她,但怎麼哄也哄不好。

“瑤瑤,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沒哭,你也不能哭,是不是?”
“你再哭,可就不是好孩子了哦!”

“你這麼愛哭,長大以後可怎麼辦啊?”

……

媽媽的語氣是很溫柔,但這哄孩子的話,聽起來怪不舒服的。

瑤瑤媽媽跟我說:“孩子在學校也是這樣,被老師說幾句就會掉眼淚,被同學碰一下就嚎啕大哭,真發愁啊!明明我平常跟她說話就很小聲,脾氣也控制得好,從未像其他家長一樣打罵她,爲什麼她還這麼膽小、敏感呢?”

我不好直接說她“說話太傷人”,只能委婉地提醒她:“如果你是瑤瑤,聽了你自己剛纔說的幾句話,你會開心嗎?”

作爲父母,有時候深陷在教育孩子的困局中,很難發現自身的問題。

在物質如此豐富的今天,孩子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傷害,以下幾種是“隱形家庭暴力”,希望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一種:父母雖然不衝孩子發火,但語言很暴力

作爲新時代的父母,知道“打罵孩子是不對的”,我們通常會提升自我修養,再怎麼生氣也會注意自己的語氣,儘量不會衝孩子發火。

但有時候生氣是無法隱藏的,往往怒而不自知,有的父母會出口諷刺、貶低、威脅孩子。

比如:
“你看看隔壁的小志,人家成績比你好,脾氣也比你好,你說你要是有他一半好,該多好啊!”
“像你這種膽小怕事的性格,以後肯定是找不到好工作的!”
“你再哭,就不要跟我回家了!”

這種比較、貼標籤、威脅的語言,其實比直接批評孩子更傷人,是一種隱形的家庭暴力。

當然有的父母修養可能高一點,不會直接說諷刺和貶低孩子,但他們無意中說的話,也很傷孩子。

比如有的父母可能在別人面前總說:“我家兒子很膽小,跟個小姑娘似的,要是膽子大一些就好啦”。

看似是“激勵”,其實在孩子眼裏就是“我不是好的孩子,我永遠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我的價值,取決於別人的評價”。

這些語言暴力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會成爲孩子內心的背景音,那些被反覆重複的否定,最終會長成孩子的自我認知,他很難從自卑的深淵中走出來

因爲沒自信,他們沒學習動力,不敢挑戰高難度的事情,可能長大後唯唯諾諾,沒啥“建樹”。

第二,總替孩子做主,是一種“強權暴力”。

孩子長大了,自我意識是越來越強烈的,他們想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有的父母可能覺得自己經驗足,爲了孩子少走彎路,他們事事都想替孩子做決定

但無法自己掌控的人生,孩子也沒啥自由,他們會感覺到壓力很大的。

“你畫的這是啥?難看死了,別浪費時間了!”
“選這個專業沒前途,聽爸爸的,準沒錯!”
“別隻知道搞這些沒用的東西,學習纔是你目前最重要的事!”

……

如果能讓孩子過得完美,確實是很好,但如果不是孩子想要的,即使進了好的大學,他也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容易變成空心人

我們以爲的“爲孩子好”,本質是對孩子選擇權的暴力剝奪,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興趣、夢想都不重要,父母說的話纔是“聖旨”,自己根本沒選擇權。
而且父母的過度控制,會讓孩子陷入“假性自體”的牢籠,孩子可能表面順從,內心卻在無聲崩潰

那些被強行規劃的人生,最終會長出虛僞的枝丫,遮蔽真實的自我,長大後過得很憋屈,或許終有一日會大爆發

第三種:用情感綁架孩子,算是一種操控式暴力。

有的父母爲了激勵孩子,用自己的苦難來道德綁架孩子,想要孩子心存愧疚,這樣他纔會追求上進、努力讀書。

初衷是好的,但這樣做往往可能適得其反,孩子搞不好因此沒了上進心。

因爲愧疚不能使人進步,反而會讓人“破罐子破摔”,從此一蹶不振。

比如有的就父母經常說:
“我這麼辛苦工作,還不是爲了你嗎?你怎麼就不好好學習呢?”
“我和你爸這輩子都沒啥希望了,全指望你啦!”
“我爲你花了這麼錢,你就不能爭點氣嗎?”

有這種重壓下,孩子可能會覺得“我必須優秀,才能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他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很難取得好的成績。

而且這種情感勒索,比棍棒更毒,會讓孩子把“愛”誤解爲債務,把“順從”當作義務。

長大後的他們,要麼成爲討好型人格,要麼在成年後暴烈反抗——就像被壓彎的竹子,要麼折斷,要麼反彈出傷痕。

以上3種在父母眼裏是爲孩子好的行爲,實則是刺向孩子的刀,我們家長要避免,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好好考慮一下我們的行爲是否偏離了初衷。

咱們要把“你看看別人”換成“孩子,我欣賞你”,要把“你必須聽我的”變成“你願意試試嗎”,要把“我爲你付出一切”的訴苦變成“不管怎麼樣,我都會接住你”。

相信孩子終有一天,會成爲一個自信而且優秀的人。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