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衣服可以送人,但有3樣東西再新也別送,別人送的也不要收

來源: 更新:

家裏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衣服鞋子更新換代的速度比手機更新還快。

這不,上個月剛買的褲子,這個月就變成9分褲了。秋天才入的小外套,打算春天給孩子再穿一季度的,結果短了一截,壓根穿不上。

看着衣櫃裏堆成小山的衣服,扔了又覺得可惜,留着又佔地兒。

鄰居王姐家孩子剛好比我家娃小2歲,我家要是有小的衣服,還很新的,都會收拾乾乾淨淨送給她,她總是特別開心。

確實,有時候,穿過幾次還很新的衣服,送給有需要的人,這種“閒置循環”,還能幫人節省一筆開支呢。

而且這也是好事,更是鄰里間的一份暖心情誼。

不過,這裏大家可要注意了:孩子的衣服可以送,但這3樣東西,再新也別送!別人送你也別要,別怕傷面子。

一、鞋子,再新也不能接手

雖然鞋子和衣服是一類物品,但衣服能收,鞋子卻不能收。

因爲它們的性質不同,衣服一般是越穿越寬鬆,對於身體的束縛性越小,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但是鞋子不同,穿過的鞋子,更適用於之前的腳型,孩子如果總穿別人舊鞋的話,就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足部發育。

另外,有些鞋子的鞋底、鞋面磨損不同,還會影響寶寶的走路姿勢等,甚至滑到摔跤。

所以,不建議給孩子穿別人穿過的鞋子,再新也別接手,這一點“節約”不得。

二、孩子的貼身衣物,再新也不能要

內衣褲、襪子,都是孩子的貼身衣物,不像其他衣服,洗洗就還能繼續穿。

這些貼身衣服,本身就帶有私密性質,只要是別人穿過的,就不建議繼續給孩子穿。

因爲你不知道這些衣服被閒置多久,儲存環境是否乾淨,如果清潔消毒不到位,就給孩子穿,很難保證孩子的健康不受影響。

我一個同事的孩子就是穿了他人的貼身衣物後,身上出現了紅疹,癢得不行,去醫院查了才知道,皮膚過敏了。

醫生提醒可能是貼身衣物的緣故後,同事這才恍然大悟,哪怕是自己洗了好幾遍,衛生也沒法保證。

所以,貼身的東西,一定要自己買新的,別人給的不能收,別最後,省了錢,去坑了娃,虧大了。

三、入口的東西,奶瓶、奶嘴、餐具,別照單全收

曾幾何時,我也收到過姐妹送來的愛——奶瓶、奶嘴、餐具。

第一次當媽,也不懂。

姐妹說自家寶寶的奶瓶,就用過一兩次,還消毒過了,放心用,我還挺感激的。

但是後來婆婆跟我說,入口的東西,奶瓶、餐具,再幹淨都不能隨便用給別人用過的。

別看這些東西很新,但是裏面多少都有劃痕的痕跡,細菌最愛藏那,比如幽門螺旋桿菌,一不小心就讓孩子的腸胃出問題。

俗話說:“病從口入”。對於入口的東西,父母還是要仔細考量。

給孩子用別人用過的東西,要注意以下幾點

清潔消毒:徹底清洗二手衣物,重點處理難洗部位,洗淨後消毒,避免微生物污染。

檢查細節:查看衣物破損、線頭,確認釦子、拉鍊牢固,裝飾物無鬆動,破損嚴重勿用。

確認合適:確保衣服尺碼、款式、材質適配孩子,無皮膚刺激。

避免混穿:男孩、女孩衣物分開,保護孩子性別意識。

部分禁用:醫生提示,特定物品即便親戚贈送也不可給孩子使用。

結語

家長節儉的心可以理解,但是別的孩子用過的東西,我們不能樣樣收,別省這點小錢,最後讓自己娃喫大虧。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