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每天抱着媽媽猛親,評論區炸了鍋:有羨慕的有說兒大要避母的

來源: 更新:

文|瑩媽

網上看到一個媽媽發了跟兒子之間互動的視頻,視頻裏面兒子大概是有4歲到5歲左右,應該也是上幼兒園了,抱着媽媽的頭猛親,親完左邊臉又親右邊臉,親完右邊臉又親左邊臉,就是親個不停,就感覺到兒子親得非常開心。

媽媽媽說兒子每天都要親自己,擔心大了不讓親,所以現在他親自己的時候自己也很開心,而自己的開心也會讓孩子有了這份反饋,就更願意去親自己的媽媽。

這樣一個視頻發到網上,網友們就炸了鍋,有一些網友就表示羨慕說,自己家的孩子一出生就不讓親,一親就生氣,現在一歲三個月了還不讓親。

還有網友說孩子小的時候要親,但是三歲以後就不讓親了,所以這些就表示很羨慕這個媽媽,跟兒子之間還這麼親密無間。

但是還有另外的一些網友卻覺得這樣的方式不是很好,畢竟孩子也已經有四五歲了,這樣的年齡了說小也不是很小了,也懂得自己跟媽媽不是同一個性別,自己是男孩子,媽媽是女孩子。

而媽媽沒有引導男孩子,親吻這種親密行爲是跟自己喜歡的人,比如說自己的女朋友或者老婆才能進行的,兒子還這樣的去親媽媽,就應該要做到兒大避母,否則以後孩子可能就會是媽寶男。

家有男孩子的,不同階段媽媽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分離?

第一階段:1歲前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來看,孩子在一歲之前,媽媽跟兒子之間是親密無間的,只要是兒子有需求,媽媽就要回應兒子,兒子餓了無論是三更半夜還是媽媽正在忙什麼,要馬上丟下手中的活給孩子餵奶,這才能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信任感。

因爲他這個時候覺得他跟媽媽是一體的,這其實也叫共生期,在共生期的時候,孩子能夠及時得到媽媽的回應,他就能夠更自信,更有安全感。

第二階段:2~3歲

到2~3歲的時候,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甚至有些孩子就不願意讓媽媽給自己穿衣服,不願意讓媽媽給自己餵飯,這時候其實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決策能力。比如說鼓勵孩子自己喫飯,自己穿衣服,自己脫衣服,孩子即使做的不好,也不要急着幫忙,讓孩子慢慢的在挫折中學習長大。

也就是其實孩子到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就要逐漸的放手,不要總是幫孩子做很多的事情。

第三階段:3~6歲

而到了孩子3~6歲的時候,男女都進入了性蕾期,開始意識到男孩跟女孩身體是有區別的,其實我們建議這個時候,媽媽在兒子面前就要注意了,不要隨意換衣服,上廁所的時候要關門,媽媽在洗澡的時候要關門。

而且孩子三歲以後儘量的培養他自己洗澡,實在是孩子生病了,儘量讓爸爸幫他洗澡,這才能幫孩子正面建立正確的性別意識和隱私觀念。

第四階段:6~12歲

了孩子6~12歲的時候,建議要讓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當然這個要看孩子的情況,有些孩子可能就比較怕黑,或者說是小時候被人說過什麼鬼故事之類的,孩子就比較怕一個人睡,這個時候媽媽在睡前還是陪一下孩子,但儘可能鼓勵孩子自己睡覺。

因爲孩子需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這時候就要一定要注意避免過度的親密行爲,也就是到6歲上小學之後,媽媽就不要還跟孩子玩親親抱抱了,特別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一些敏感部位,比如說媽媽在洗澡的時候儘量是穿比較整齊的出來,不要說穿着一個吊帶的,沒有穿內衣就出來了,這其實對於男孩子的這種性別意識的培養不是太好。

第五階段:12歲之後

到了孩子12歲以後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候媽媽更是要跟孩子保持距離。

之前去參加過一個活動,活動上有一個心理醫生就分享了一個案例,這個案例是一個初中的男孩子,這個初中男孩子爲什麼要去看心理醫生呢?

因爲他覺得他不喜歡女孩子,他喜歡男孩子,爲什麼會喜歡女孩子呢?原來他們家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了,他一直跟媽媽一起生活,而且跟媽媽一起住,甚至是到上初中的時候還是跟媽媽一起睡的。

因爲跟媽媽睡他就下意識地去模仿媽媽的行爲,他就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女孩子,所以他會喜歡男孩子,所以兒大避母確實是有必要的,不同的年齡段媽媽要學會引導,才能讓孩子更獨立更健康。

話題:你覺得兒大要避母嗎?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