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1讓歐美坐立不安?外媒揭祕:絕非東風-31AG升級版!
近來歐美的軍事界就中國的東風-41這枚被外媒形容爲“將將改變遊戲規則的中國最先進的洲際導彈”而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據《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多次的報道,其一次試射就將多個彈頭全部精準地命中了西部的靶場,甚至將射程輕鬆地覆蓋了美國全境。
這樣一來,它不僅能將“電影”的情緒、場景、角色等元素搬上戰場,還能將戰場的戰略、戰術、兵法等精妙的藝術形象化,使我們的軍隊的戰略意圖、軍事力量、軍事意志等都能以最生動的形象、最感人的語言和最驚心動魄的場面地表現出來,對於敵人的心理戰、軍事戰、政治戰都能起到極好的震懾作用,從而形成了戰場上的“電影”般的視覺震懾力,對敵人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使其不敢輕易出手。
爲啥東風-41能讓外媒如此緊張?看看它的“履歷”就懂了。作爲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洲際導彈,它不僅已將我國的洲際導彈的技術指標推到了世界的前列,而且也將全球的洲際導彈的技術指標都推到了世界的前列,和前輩東風-31AG相比,東風-41塊頭更大,導彈長度直接讓發射車駕駛室一分爲二。
其巨大的“體型”不僅意味着了遠近火力更加的平衡,更大載荷的能力,尤其是對打擊精度的全面升級,對突防的能力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外媒分析其射程可達12000-14000公里,能攜帶10個分導式彈頭,每個彈頭當量超100萬噸。
東風-31AG雖然採用機動發射和固體燃料,反應速度快,但載荷能力有限。東風-5B威力足可又是固定發射井模式,生存能力弱,東風-41直接取兩家之長:既有東風-5B的重型威懾力,又具備東風-31AG的靈活性和生存能力。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甚至認爲其綜合作戰能力超過美國“民兵-3”和“三叉戟”Ⅱ-D5導彈。
分導式多彈頭技術是東風-41的“殺手鐧”,簡單說,一枚導彈能釋放多個彈頭,各自獨立調整軌跡,像天女散花一樣撲向不同目標。
根據測算的結果不難看出,三顆20萬噸的當量的彈頭的摧毀的效果都比一顆100萬噸的單獨的彈頭都更強大,而且其突防的能力也都相對幾何的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傳統反導系統在它面前基本形同虛設。
歐美之所以緊張,是因爲東風-41的十次試射成功率極高,遠超一般導彈試驗節奏。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分析,這種“小步快走”的試射策略,說明中國在反覆驗證不同技術模塊,確保可靠性。法國潛射導彈試射4次就列裝,而東風-41的多次成功試射,凸顯其技術成熟度。
更讓外媒琢磨不透的是,中國一邊更新核武器庫,一邊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央視特約評論員李莉點明關鍵:這種防禦性戰略反而需要更強的反擊能力——“只有具備無法攔截的威懾,才能讓對方有所顧忌”。東風-41的部署,正是中國保持戰略平衡的底氣所在。
如今,歐美智庫頻繁分析東風-41的動向,從試射照片中的發射車細節,到彈頭小型化技術,都被拿來反覆解讀。畢竟,一種能公路機動發射、反應迅速、又難以攔截的洲際導彈,確實重新定義了現代核威懾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