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天門計劃”震撼外媒,鸞鳥母艦搭載88架玄女戰機!
一架翼展近700米的空天母艦懸於雲端,88架玄女戰機如蜂羣般從腹腔彈射而出,瞬間突破大氣層直抵近地軌道——這並非科幻電影片段,而是中國“南天門計劃”展館中震撼全球的實景模型。
從長春航展的互動艙到廣東梅州的沉浸式體驗館,這一充滿中式科幻美學的構想正以驚人的速度從紙面邁向現實,甚至讓西方軍事專家陷入“跟不跟都是輸”的戰略焦慮。
但其所具的空天母艦的雄偉的參數就足以將現代的戰爭的維度推向了一個新的臺階:242米的總長、682米的翼展、可達12.3萬噸的最大起飛重載能力,堪稱兩艘福特級的航母的甲板的面積之和。
基於將搭載的38臺高性能的複合引擎與12組的先進的力場驅動裝置巧妙的組合起來,兩組高效的核聚變的反應堆的高效的能量的輸出也使其具有了自由的在大氣層與4.2萬公里高的地球靜止的軌道上任意的穿梭的能力。這意味着現有反衛星武器對其幾乎無效,而鸞鳥卻能在太空俯視全球,隨時投送毀滅性火力。更令人驚歎的是其自適應隱身塗層,能讓這座“空中長城”在雷達眼中瞬間消失。
其空天戰機的威力可謂鸞鳥的利爪,能將敵方的空天戰機一一打的粉碎,可謂“三重天下之長劍”——全長24.6米的這款無人戰機,不僅能以4.8馬赫的高超音速速度在一線作戰,而且配有脈衝粒子加速炮與超高速的導彈等多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更能“三日不下臺”的14天的持續作戰週期足以將地月系的全部都覆蓋在其戰略的攻擊範圍之內。
但其真正的恐怖之處就體現在了它的集羣智能上——88架的玄女通過量子通信的互聯,由母艦的那一隻超級的AI統一的調度出來的,形成了一個電子的“蜂羣”般的偵察、突防一體化的“蜂羣戰術”。高超音速的出現之際,僅3分鐘就能從北京直達上海的極速也將讓傳統的防空系統相形見絀。
南天門計劃的巧妙之處在於虛實交織。藉助將其明確的定義爲科幻的IP的外殼下,卻一一將其高規格的珠海航展的精細的模型都搬了出來,甚至甚至都將1:1的可體驗的白帝的戰機的駕駛艙都推了出來。
如同對冷戰時的“星球大戰”計劃的警告般,美國的防務專家布蘭登·韋切特也在《國家利益》雜誌上對中國的這一科幻的戰略佈局表示了深切的憂慮:一旦美國對其跟進,很可能就被拖入了無休止的軍備競賽;而若不跟進,又恐怕就將錯失了對先進的空天技術的主動權。
這場“戰略陽謀”的背後,是中國航空工業的硬實力支撐。憑藉對鸞鳥的碳納米管複合材料的深入的風洞測試和實驗室的充分的實驗論證,其所採用的玄女的變循環發動機的技術都已經初步的取得了明顯的突破。南天門計劃的衍生出的百餘件的裝備設計圖、50萬字的設定等一系列的產業鏈的湧現同時,對於從文創產品的開發到科普的教育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將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都吸引到了航空的科技的浪潮中來。
當西方還在爭論“南天門是否爲忽悠”時,廣東梅州的鸞鳥體驗館已進入倒計時建設階段。明年3月,普通人就能走進這艘“太空堡壘”的內部,觸摸曾經遙不可及的未來。從神話命名的裝備到空天一體化的作戰體系,中國正用東方智慧證明:最大的威懾,往往誕生於真實與幻想的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