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AG護衛艦一技術讓歐洲小盾艦黯然失色,三大性能實現跨越提升
在茫茫的海面上,一艘灰濛濛的戰艦就像一條剛破浪的巨鯨般英姿勃發地前行着。與前輩的054A型相比,其外形的相似性更是如出一轍,但卻在內裏卻將歐洲的同行都給逼了個“不得不正視”的地步.。

與驅逐艦相比,護衛艦的確就少了點那一份“威風”和“神威”。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艘僅3萬多噸的“大姐”在經過一系列的升級改造後,其所裝備的先進的作戰系統,某些關鍵的性能還不僅僅能與歐洲那些幾十萬美元的“小盾艦”相提並論呢!。
但更深的改變就藏在了那些看似微小的細節中,仔細看艦橋上方和機庫後方,那四個不起眼的小平板。不能太低估它們的作用,它們已經取代了傳統的老式的機械的照射雷達,直接引進了新一代的小型的高性能的相控陣雷達的先進技術。
這一關鍵的改動之際,其所承載的艦艇的防空能力便立即從原來的“三面空虛”變爲了“三面俱全”的全方位的防空主力艦。
老式雷達一次只能引導打擊少量目標,而新的相控陣雷達可以實現360度無死角探測,能同時抗擊多批次來襲目標,反應速度和精度都上了個大臺階。伴隨對“單發步槍”的不斷升級,我們已經從“單發的”邁進了“自動的”的火力時代,可謂“通道”多了不止一點半點的代差了!

光有先進的“眼睛”還不夠,還得有鋒利的“矛”。054AG搭配的是新型紅旗16C防空導彈。雖然官方沒公佈具體數據,但外界普遍猜測其射程已經從早期的40公里、紅旗16B的70公里,大幅提升到超過100公里,甚至有說法達到了120公里。
這個射程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它的防空掩護範圍大大增加,爲艦隊撐起了更大的保護傘,這套組合拳打出來,讓054AG的區域防空能力相比早期054A提高了3倍以上。
咱們再來和歐洲的同行比比看。像法國的“阿基坦”級、意大利的“貝爾米加尼”級這些歐洲知名護衛艦,它們使用的“紫苑”-30防空導彈,射程大概在120公里左右。054AG的紅旗16C在射程上已經毫不遜色。
更關鍵的是,歐洲不少驅逐艦還依賴老式的火控雷達,比如日本的“摩耶”級,理論上同時交戰的目標數量有限,而054AG的多目標交戰能力優勢就顯現出來了。難怪有分析指出,054AG的防空圈甚至比一些歐洲主流驅逐艦還要大。

除了防空反導,反潛是現代海戰另一個關鍵點。054AG特意延長了直升機甲板,爲的就是能更好地操作直-20反潛直升機。
直-20相比之前的直-9或卡-28,航程更遠、留空時間更長、攜帶的探測設備和武器也更豐富,這就讓054AG在廣袤大洋上搜尋潛艇的能力獲得了質的飛躍,這個改進思路和052DL型驅逐艦一脈相承,顯示中國海軍正在全力提升航空反潛這塊短板。
主炮也悄悄從76毫米換成了100毫米,火力持續性更強,對海對岸打擊能力也相應提升。基於一系列的深度優化和精準的升級,這些改進都不是空的花架子,而是真正地將現代海戰的各項實際需求都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出來.。
爲什麼在已經有更先進的054B型護衛艦的情況下,中國海軍還要繼續建造054AG呢?答案就兩個字:需求。

面對當前的海上壓力,海軍需要儘快形成可靠戰鬥力。054AG基於非常成熟的054A平臺改進,建得快、用得好,能迅速填補戰力空檔,讓海軍在緊張的局勢下不至於“等米下鍋”,這是一種非常務實和高效的裝備發展策略。
所以,054AG型護衛艦絕非簡單的過渡型號。它通過雷達、導彈和航空作業能力這三大關鍵升級,成功在4000噸級的平臺上實現了戰鬥力的最大化,成爲了一型性價比極高、能真正獨當一面的多面手,它的出現,是中國海軍裝備發展“小步快跑、務實求精”理念的又一次完美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