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另闢蹊徑造出全球首艘無人機航母,西方媒體集體沉默!
不經F-35B的“助推”,就讓土耳其站在了世界海軍的創新的風口浪尖,可見其對航母的“變形”設計的自信和膽識,也可見其對F-35B的重視和把握的到位,但沒想到美國一腳把土耳其踢出“隱身大戰”的第一步後,安卡拉的“航母夢”卻如既定之路般一步步的向前推進了。

可北約那羣硬是借了幾百架無人機就把2.8萬噸的“阿納多盧”號打造成了讓他們自己都瞠目結舌的海上巨無霸.。
2019年那會兒,土耳其還滿心指望用F-35B武裝這艘艦。可就因爲他們買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美國直接翻臉斷供戰機。眼看着新下水的航母要變成“無牙老虎”,土耳其軍工企業一拍桌子:沒有有人戰機,咱們就用無人機填滿甲板。
不料這樣一改就逆天了,居然把世界的第一都給搶了去!。“阿納多盧”號從此貼上“全球首艘無人機航母”的標籤。

它的飛行甲板面積達到5440平方米,比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還寬敞,原本設計容納12架F-35B的機庫,現在能塞進30架TB-3無人機和19架直升機。其甲板的直升機起降能力可同時達10架,無人機的起降能力可達11架,活生生地將一座“海上蜂巢”挾帶了上來。
以其先進的TB-3無人機的先機者無疑就是關鍵的先生了,以其獨特的折翼設計、超出同類的最大起飛重量1.45噸、能攜帶280公斤的精確制導的對海/對陸的中程導彈等,能在天上連續呆24個小時以上的超級高超級長的作戰時間等方面都充分地體現了其“超級”之稱。
經過了近半年的不斷的試驗飛行、改進和完善,2024年11月,“阿納多盧”號終於完成了以滑躍甲板起降不用任何輔助的設備就從甲板飛上天,在海上悠悠的晃悠了46分鐘又穩穩的落回甲板的歷史性試驗,標誌着我國艦載機的又一重大飛躍。

但更讓軍迷們的興奮卻不僅僅是那一系列的“黑科技”——“紅蘋果”一號隱身無人機的首次曝光,讓不少軍迷的腦海中都一片激盪。其外形酷似殲-20的“四代機”,但其卻又將鴨翼的佈局和隱身的設計推到了極致,其速度甚至能達到0.9馬赫,更可期的將來還要實現超音速的飛行。可謂“空中神器”的無人機竟還能配備空對空的、空對地的巡航導彈,簡直就是一架“無人版的隱身戰機”。
2025年5月,“阿納多盧”號帶着7艘護衛艦和一艘補給艦直奔印度洋。在亞丁灣,TB-3無人機一發命中150公里外的目標,向全世界秀出了無人機航母的遠洋打擊能力。到了9月,TB-3正式上艦部署,標誌着全球海軍首次實現固定翼攻擊型無人機在大型甲板艦艇上執行常規任務。
這艘艦的能耐不止無人機。它艦尾的塢艙能裝兩艘氣墊登陸艇或四艘機械化登陸艇,車庫存得下13輛主戰坦克、27輛兩棲突擊車。簡直就是輕型航母、兩棲攻擊艦和船塢登陸艦的“三合一”版本。

土耳其人玩這手“彎道超車”,讓韓國人都坐不住了。在對無人機航母的不斷探索背景下,2025年8月韓國海軍便將專門的工作組派往了土耳其,藉此對其那一套無人機航母的先進的設計理念、技術手段等都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借鑑。就連西班牙也跑來合作,幫土耳其設計第二艘6萬噸級的新航母。
雖說“阿納多盧”號的無人機還幹不了空戰這種高端活兒,但它給全球海軍打了個樣:用無人機的低成本和高續航優勢,搭配傳統兩棲作戰力量,照樣能形成強大威懾。一架F-35B要1億多美元,每小時飛行成本4.2萬美元;而“莫哈韋”無人機單價才3200萬美元,每小時飛行成本只要5000美元。
從被F-35項目除名到搞出世界首艘無人機航母,土耳其只用了短短几年。這艘艦2023年4月才服役,現在已經成了土耳其海軍的旗艦。下次你在新聞裏看到愛琴海上空飛着土耳其無人機,別驚訝,那可能就是從那艘“讓西方眼紅”的無人機航母上起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