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90億軍購震撼市場!中國戰機艦艇出口,東南亞防務格局生變
伴隨雷達的鎖定、導彈的呼嘯,僅8分鐘的時間就見證了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戰機在這一次的邊境衝突中就擊落了印度空軍的多架“陣風”戰機,甚至將比分打出了6:0的驚人戰績!。這場以2025年5月的空戰爲標誌的印度空軍的顏面一掃而空,更像一則精準的“全球廣告”,直接就撼動了國際的軍火市場的格局。
剛從遠方的東南亞的印尼就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風味,似乎這裏的生活都帶着一份特殊的韻味。但令人無奈的是,他們所訂購的那些頂級的法國“陣風”戰機的單價高達2億美元,更令人心疼的是這些高大上的戰機的交貨時間都還要等到2026年。
基於殲-10CE的首戰立威,印尼軍方的緊迫感也隨之而起,不料這也就成了一份創下歷史紀錄的軍購大單:42架殲-10的空中王者、7艘的護航王者、3艘的潛水王者、10艘的導彈王者,甚至還包括了超音速的“神劍”級的反艦導彈等一大批先進的軍事裝備的“大包”一共摺合了約90億美元的巨大天價。
此次的中巴軍售不僅將中國的單筆軍售的訂單的紀錄刷新了,也將中巴長達15年的軍貿合作的規模一舉超過了!
印尼看中的可不是幾件孤立的武器,而是一套完整的海空作戰體系。殲-10B戰鬥機雖然是中國空軍的二手裝備,但配備無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達160公里,能同時跟蹤12個目標,電子戰環境下表現優於美國F-16。
加上中國願意提供空警-500預警機,幫助構建數據鏈系統,印尼能直接獲得“發現-鎖定-打擊”的閉環能力。相比之下,如果選擇“陣風”,印尼還得額外花費20億美元採購瑞典預警機,整合系統又得折騰好幾年。
儘管7艘經翻新改裝的053H3型、054型的老“海獅”護衛艦已經被中國海軍一一退役,但卻可不可以“輕輕鬆鬆”地就“一拆一補”地就能再次投入部署呢?
其滿載排水量達2500噸,可配8聯裝的防空導彈和射程達180公里的反艦導彈外,還能搭載各種反潛的魚雷和直升機等多種多樣的武器系統,形成了極強的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體的作戰能力。其3艘039A型的常規潛艇更是以“水下殺手”之姿問世,藉助了AIP的動力系統,可在水下長期的潛伏中,不僅能長時間的保持高的航速,也能長時間的保持低的水下聲速,從而使其靜音的性能比印尼現役的德國209型的潛艇都要高出40%以上。
而以其航速高達50節的022型隱身導彈艇的加入,更將其打造成了真正的“航母殺手”,能在羣島的海域中快速的機動,將CM-302超音速的反艦導彈的威力充分的發揮出來,從而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密集的火力網。
印尼作爲由1.7萬個島嶼組成的國家,海岸線長達5.4萬公里,最需要的就是這種能夠快速覆蓋廣闊海域的裝備,中國的二手裝備價格只有西方新品的幾分之一,還能快速交付,簡直是量身定做。
更何況,中國軍售從不附加政治條件,美國曾以人權問題爲由卡過印尼F-16戰鬥機的零部件供應,法國也對“陣風”的使用指手畫腳,而中方直接承諾5年全週期維護,零部件倉庫設在雅加達港附近,48小時內響應。
隨着中國軍工的不斷深入的“走出去”步伐,其從“賣裝備”向“賣體系”的戰略轉型已逐漸明瞭,近年來中國軍工的“走出去”步伐越走越快,隨着我國軍工的不斷深入的“走出去”步伐,其從“賣裝備”向“賣體系”的戰略轉型已逐漸明瞭,不僅在武器裝備的研製和製造上實現了從“賣單兵裝備”到“賣一體化裝備”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將軍工的“走出去”從單一的“賣裝備”向“賣體系”邁進。
這次不僅僅是將我們以往的單一的某一款武器的出口產品推向了海空一體化的完整的解決方案的全方位的對外輸出。
基於印尼的步入中國的軍事裝備體系,其未來所依賴的彈藥的補給、裝備的升級維護、軍人的專業技術的培訓等都將陷入長期的對中國的依賴中。這種“深度綁定”模式,早在巴基斯坦得到驗證,如今正在東南亞複製。
訂單的示範效應已經顯現。泰國重啓了S-26T潛艇談判,馬來西亞派出代表團考察053H3護衛艦,新加坡悄悄升級F-15SG機隊,越南甚至調整了南海巡邏路線。法國被迫將“陣風”戰機出口價下調15%,美國也放寬了對F-16V的技術限制,但始終無法匹配中國的性價比和服務靈活性。
中國軍工的“二手裝備+技術賦能”模式,成功開闢了軍貿新賽道。2024年中國軍售總額達到103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覆蓋42個國家。
在印尼的這一系列的軍購動作背景下,無疑將更大的力度地推動了我國的軍事裝備國產化進程,同時也將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從西方的軍事裝備的“鐵幕”中解脫出來,開始了以自己的需求爲主的務實的軍事裝備的選擇,從而將軍事裝備的購買者從西方的“指使”中解脫出來,標誌着發展中國家在軍購時更加務實,看重性價比和實戰的表現,而非盲目追求西方的品牌。
隨着這一趨勢的不斷深化,不僅讓傳統的軍火大國的市場格局經歷了翻天覆地的鉅變,而且也讓“中國製造”從曾經被外界的普遍的“便宜貨”標籤所矇蔽的外表中,逐步的蛻變爲真正的“硬核的實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