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25型護衛艦,052D型驅逐艦,都是7000噸,到底誰更強悍?
七千噸鉅艦對決:德制護衛艦遇上中華神盾,結果讓人意想不到!
但海軍艦艇的較量從不僅僅體現在噸位的對比上,它更體現了出於對未來戰爭的深刻的戰略智慧所隱含的設計理念的碰撞和博弈纔是真正的勝負手。
不管其同樣擁有近7000噸的排水量,德國的F125型護衛艦卻與中國的052D型驅逐艦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但當我們將一款被稱爲“歐洲工匠的精緻之作”的高檔外飾,和一款被譽爲“中華神盾”的頂級安全防護的車型放在一起時,其實就隱藏了天壤之別的實力差距。
正如F125型的設計那樣,它不僅僅代表了德國的先進造艦技術,更體現了德國人獨特的設計哲學——以高效的同時又以優雅的造型爲首要的設計目標.。配備了四面TRS-4D有源的相控陣雷達的它,能將其載的最大排水量高達7100噸的艦體的最大探測距離也就隨之拉長到了約300公里。
可謂出乎意外地將“火力簡化”作爲其設計的主攻方向,捨去了對垂直髮射系統的裝備,僅僅依靠艦首艦尾各一套的海拉姆防空導彈和8組的RBS-15反艦導彈就將其主要的火力支撐起來了。
其主要的戰略定位就明顯地體現在了將其定爲“商船護航艦”、“走私打擊艦”等低強度的戰略性兵力上來。
其獨具的設計理念正是將“遠離本土的兩年作戰”作爲其基本的作戰能力要求,即可在遠離本土的後勤支持的情況下連續的執勤兩年,而且採取了雙組艦員的輪換模式,即四個月一換班,無需返回母港,但作爲一艘遠洋的“警察”型巡洋艦,它的高強度的海戰能力就顯然不夠了。
採用052D型的不斷升級手段,不僅僅體現了中國海軍的先進的艦體設計和配套的高性能的作戰系統,更體現了中國海軍的作戰思維和戰略的深度和廣度.。其滿載排水量高達7500噸的龐大身軀就足以看出其在雷達配置上的不一般,竟一口氣裝配了四面346A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其雷達的探測距離、探測角度、雷達對地的精度等均遠超了德國的F125級的TRS-4D系統。
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整排堵得水泄不通的“尖兵”——八組八聯裝的共64單元的垂直髮射系統,不僅可將當代最先進的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鷹擊-18的反艦導彈、鷹擊-21的高超音速的反艦導彈等多型的彈藥都“全程地”發射到最遠的“戰場”,而且還可將對地攻擊的巡航導彈等“戰機”也一一的“點燃”而送入最危險的戰場上“開戰”!
052D不僅是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艇,至今已有25艘服役,另有13艘正在建造或海試中,預計總建造數量將達到50艘左右,成爲中國三大艦隊的核心力量。這種規模與火力配置,彰顯了中國海軍面向高強度海戰的準備。
但從其所體現的兩型艦艇的根本差別來看,主要還是體現了我國近幾年的國家戰略的需求的深入變化。
作爲北約的重要成員國,德國的海軍戰略也逐漸由傳統的海上大國的藍水海軍向更強調的陸戰海軍的轉型,尤其是將其主要的任務從對外的對稱的海上作戰轉向了對內的區域防衛和非對稱的威脅的應對。
以其可攜帶50名特種兵及配套的各種作戰裝備的特點,F125型護衛艦也被譽爲“特種部隊的母艦”,其主要的作戰任務就是對低強度的衝突、反恐等各種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的打擊。
而作爲航母編隊的“帶刀的護衛”者,052D的真正的戰略價值就體現在其必須具備的強大的區域的防空、反艦和反潛的能力上。由其根本性的任務的不同,兩型艦艇的火力配置也就相差了天壤。
不僅在各自的定位領域都表現出了優異的戰力,而且在相互的配合中也得到了更大的發揮.,儘管F125的模塊化的設計、出色的隱身性能以及對人員的舒適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其最大的優點也就體現在了其雙島式的設計以及冗餘的系統上爲艦艇的生存性都帶來了新的保障,052D則在綜合作戰能力上佔據絕對優勢,尤其是有源相控陣雷達與垂直髮射系統的組合,使其躋身世界一流驅逐艦之列。
有觀點形象地概括F125爲“055的造價、052D的噸位、056的火力”,雖略顯誇張,卻生動揭示了其設計特點,德國也已意識到F125的侷限性,正在發展滿載排水量超過1.1萬噸的F126型護衛艦,預計2028年服役。
憑藉對比這艘7000噸的近代艦艇的現實,我們不難看出,現代的海軍裝備的發展,就其本質而言,也就其存在的目的而言,都不能被簡單的用一個“唯一的標準”來衡量,而更應該從一個國家的戰略需求、經濟的實力、技術的積累等多方面來綜合的體現出來。
不管是F125的“精專”還是052D的“全能”,都可以看作各自的國家基於自身的具體需求所做出的最爲合理的、最爲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