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翼突襲!直-20T亮相閱兵,重型直-21即將登場,陸軍插上翅膀

來源: 更新:

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的閱兵式上,長安街的上空,三面巨大的旗幟迎着風呼呼作響!3架直-20通用直升機,分別懸掛着黨旗、國旗和軍旗,以“分毫不差”的精準度,領航飛越,那場面,別提多壯觀了。

隨後緊挨其上的就又首次亮相了一款直-20T的突擊直升機——這款被稱爲“攻運結合型”的新一代的裝備,兩側的短翼都加裝了可掛載各種輕型作戰的兵器的掛架,機身的塗裝也一改以往的軍綠色,而是採用了更爲貼近自然的低可視度的迷彩,瞬間就將全球的軍事觀察家都給吸引了過來。

飛行員們形容直-20T是“帶着獠牙的千里馬”,它與基礎版直-20的最大區別在於武裝升級:機頭加裝光電吊艙觀瞄系統,兩側短翼可掛載8枚“藍箭”反坦克導彈或火箭巢,甚至能配備艙門轉管機槍。

一位參與閱兵的飛行員透露:“從低空突防到火力支援,它單機就能覆蓋作戰全流程,這是過去需要多機型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務。”

儘管如今的直-20T已經風光無限,但其卻走出了長達十年的“破冰之旅”才能走到這一步。首席設計師鄧景輝在回憶往事時提到,當年團隊試圖從國外引進旋翼防除冰技術,結果卻遭到了對方的直接拒絕。

但最終還是由那些“憋着一口氣”的科研人員憑藉自己頑強的攻關精神,甚至讓試飛員都要“駕馭”起那尚未完全成熟的原型機,甚至將其“衝”進了那一層一層的結冰的雲層中去,才最終取得了所需的關鍵的實用數據。

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後,那些之前不屑合作的外國廠商,又回過頭來想尋求合作機會,鄧景輝卻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現在,你已經沒戲了!”

這架直升機在實戰中展現出的價值,着實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新疆軍區某陸航旅的直-20直升機的列裝後之際,他們便將其作爲“空中大吊車”一樣的載重機,將戰車等重型裝備“一吊到底”地將其精準投送至戰場,讓步兵落地即擁有了較好的機動能力。其“空中卡車”的獨特功能,徹底地打通了從空中的機動到地面的“最後一公里”的遙遠的天然屏障,使其成爲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空中突擊的戰略兵器。

而更值得我們深度關注的就是這批直-20T的誕生和大批量的服役對陸軍的作戰模式都將產生怎樣的深遠的影響了?

以武直-10的“先鋒”地位爲依託,它不僅能夠充當一架純粹的運輸機或專職的武直,還能靈活地扮演起“突擊手”的角色,先在武直-10的掩護下將空降兵安全的搶佔了戰場的關鍵陣地,再由自己堅實的火力將戰場上的敵人徹底的清掃一空,這種設計理念在全球範圍內都極爲少見,就連美軍的“黑鷹”也沒能達成攻防能力這般緊密的結合。

飛行員們對駕駛體驗的形容充滿科技感:“直-20的電傳飛控系統就像給直升機裝了自動駕駛,操縱指令能被優化成最省油、最穩定的飛行姿態。”還有人稱其高原性能驚人,“在青藏高原盤旋時,發動機依然有使不完的勁,這是老型號直升機不敢想的”。

隨着直-20T的成熟,我軍直升機體系正迎來換代潮。從直-9、直-10到直-20系列,陸軍航空兵逐漸擺脫“平原游擊隊”侷限,真正具備全疆域突擊能力。

一位五次參加閱兵的王牌飛行員感慨:“十年前我們還要靠進口機型撐場面,現在直-20T已經能帶着國旗飛過天安門——這就是大國重器的底氣!”

鐵翼旋舞,強軍夢圓,當直-20T的陰影掠過麥田與雪山,這支曾靠“鐵腳板”創造奇蹟的軍隊,如今已插上鋼鐵翅膀。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