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上當,大陸已經悄悄放出“全新的統一模式”,見效快、風險低

來源: 更新:

對岸又雙叒叕上當了,大陸已悄然推出全新的統一模式,效果顯著且風險極低!

或許,除了閩粵浙沿海地區的漁民之外,鮮少有人會把臺海問題與漁民作業以及海上執法聯繫起來。

但現在海警維護漁民合法權益的海上執法,已經成爲了推動兩岸統一進程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道歉敷衍,海警開始常態化部署

2024年2月14日,福建一艘漁船在金門附近海域遭遇對岸“海巡署”方面的追擊,不幸發生翻覆事故,造成2人遇難。

由於“海巡署”在此事件中,道歉態度極爲敷衍

大陸方面對此極度不滿,大陸的海警部隊也在此事以後,加大了對於相關海域的巡航執法力度,在保障大陸漁民合法權益的同時,也加大了對宵小的震懾程度。

(海警部隊)

一開始,島內只是以爲兩岸之間的常見衝突而已,但伴隨着海警部隊的執法範圍和頻次不斷激增,島內“負責執法”的“海巡署”方面心驚膽戰,連連直呼上當。

而到了2025年4月,中國大陸發起“海峽雷霆”環島軍事演習威懾宵小之時,海警部隊更是協同海軍水面艦艇集羣出動,在對岸相關水域配合海軍實行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的相關演練,直接導致海外運輸物資無法靠岸卸貨,致使島內相關經濟秩序陷入動盪。

很多人都說,海警的海上執勤,既能切實維護漁民權益,又能在避開直接軍事對抗的同時震懾對岸推動統一,風險極小,效果極佳,當真是一步妙棋。

風險小,現役化執法力量堪稱妙棋

尤其在規避軍事衝突層面,對岸本就是神聖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運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多種手段維護國家統一,都是天經地義之舉。

只不過,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血濃於水。若非萬不得已,誰都不願看到兵戎相見的局面。

在此情形下,直接動用軍隊,確實會造成局勢緊張。

(兩岸都是同胞)

海警部隊的存在,無疑成爲破局的關鍵所在。

作爲武警部隊三大兵種之一,海警成員皆爲現役軍人。

海警的職能定位更傾向於執法機構,而不是作戰單位。

這也就意味着,海警行動本質上屬於純粹的“執法行爲”,而非軍事行動。

派遣海警執行任務,能夠有效避免衝突升級爲軍事對抗;即便對岸提出抗議或引發國際關注,各方也難以指責大陸“動武”,如此一來,大陸在道義與法理層面皆佔據主動。

(海警部隊船隻)

與此同時,海警具有現役武裝的屬性,且接收了大量退役海軍艦艇。

這也就意味着,專業高效的海警隊伍可作爲展示軍事力量的重要窗口,憑藉強大的實力與姿態,隨時對對岸那些心懷不軌的勢力形成震懾。

2025年“海峽雷霆”行動期間,海警與海軍緊密協作,封鎖對岸相關海域,便是這種強大震懾力的有力彰顯。

面對這般強大的威懾,對岸分裂勢力只能自食苦果。即便他們妄圖利用海警的現役身份大做文章,也是徒勞無功。

要知道,海上執法與陸地執法存在顯著差異,世界上相當一部分國家的海警力量由現役軍人構成,這已成爲國際通行慣例。拿這層屬性指責大陸,無異於貽笑大方之舉。

(美國海岸警衛隊也是現役軍人爲主)

況且,對岸“海巡署”本身就存在諸多問題。前身是對岸臭名昭著的軍隊特務機構,也就是所謂的“警備總司令部”,曾在對岸肆意妄爲,製造了多起令人髮指的血案,可謂劣跡斑斑、自帶惡名。

儘管如今“海巡署”已經不再隸屬軍隊,但至今仍有相當比例的現役軍人在其中供職。不僅如此,“海巡署”的部分執法船還配備了反艦導彈,軍事屬性更爲凸顯。

在這種自身問題重重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沒有底氣對大陸海警的正常執法行動說三道四。

所以中國大陸動用海警力量,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風險都是極低的。

見效快,進一步壓縮島內海上勢力

那麼如此低的風險,見效能有多快?

答案快得超出了想象。據互聯網公開信息顯示,在2024年2月至2025年上半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對岸在金門周邊的執法範圍大幅收縮。

2024年上半年,大陸海警於金門周邊的活動頻次相較於2023年同期激增近50%。到了2025年上半年,活動頻次在2024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大陸海警的活動範圍也呈現出了持續拓展之態。最初,海警的活動主要聚焦於金門周邊海域;隨後,逐步延伸至馬祖澎湖附近海域;最後,甚至逼近對岸本島6海里範圍。

這也就意味着,伴隨着對岸“海巡署”執法空間的進一步縮小,大陸海警已在對岸相關海域,建立了穩定的常態化部署,對岸海上“勢力範圍”被不斷壓縮,所謂的“執法權威”已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

(大陸海警)

與此同時,大陸海警的行動也深刻影響了島內的民心民意。以往,對岸部分民衆受部分勢力蠱惑,對大陸存在誤解和偏見。

但隨着大陸海警一次次依法、專業、文明的執法行動,島內民衆逐漸看清了真相。他們看到大陸海警在維護漁民權益時的堅定決心,在保障海上安全時的專業素養,這讓他們對大陸的認同感和親近感不斷增強。

這種民心的轉變,如同堅實的民意基石,爲兩岸統一奠定了深厚的羣衆基礎。

(中國大陸海警)

在經濟層面,大陸海警的執法行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對岸海上“勢力範圍”被壓縮,對岸與外部的經濟交流受到極大的限制

例如在2025年開展的“海峽雷霆”行動期間,大陸海警船封鎖對岸海域,導致島內物價瘋漲,經濟短暫停擺,便是這種限制的極佳見證。

考慮到對岸作爲一個海島,相當比例資源需要從海外進口的事實,這幾乎就是對對岸的釜底抽薪。

(島內物資依賴進口)

海警部隊,維護統一的先鋒

所以很多人都說,在兩岸局勢高度緊張的當下,大陸海警這種低風險、高效能的統一模式,簡直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

這種模式無需 “大動干戈”,而是通過 “細水長流” 的執法積累,讓統一從 “口號” 變爲 “日常實踐”。

在這種日常實踐下未來統一的大勢將不可阻擋。大陸海警就像一座堅實的橋樑,連接着兩岸,引領着兩岸走向新的光明。

參考資料:

1、環球時報《中國海警此次行動,意味着什麼?》

2、都市快報《中國海警這張“同框”照,也意味深長》

3、南方網《國臺辦:大陸海警在相關海域執法巡查是合法正當之舉》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