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24小時血腥復仇!中國造梟龍翼龍聯手,喀布爾夜空劃過死神之光

來源: 更新:

阿富汗喀布爾的夜空被一道突如其來的火光撕裂,一輛黑色SUV在阿卜杜勒·哈克廣場瞬間化作火球。車內的一名男子——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重要領導人努爾·瓦利·馬哈蘇德,在爆炸聲中當場斃命。這場發生在10月9日深夜的“外科手術式打擊”,讓整個南亞軍事圈爲之震動。

其來的無預警就將他攬入了復仇的旋渦中,似乎他的一生都等待着這一刻的到來。剛剛過去的24個小時裏,巴基斯坦的西北部古勒姆地區的邊境線上就發生了令人驚心的血腥的一幕,細節的報道正逐步的浮出水面。巴基斯坦邊防部隊巡邏隊遭到巴塔武裝分子伏擊,路邊炸彈引爆後,密集的子彈從四面八方傾瀉而下。激戰結束後,2名軍官和11名士兵陣亡,鮮血染紅了邊境的黃土。

消息傳回伊斯蘭堡,巴基斯坦軍方高層震怒。“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這不僅僅是口號,更成了接下來24小時的行動準則。

巴基斯坦情報機構像一張大網迅速撒開,很快鎖定了藏在喀布爾的“大魚”:努爾·瓦利·馬哈蘇德。這個延續了家族恐怖血脈的巴塔領導人,在阿富汗境內建立了多個祕密訓練營,成爲巴基斯坦國家安全的心腹大患。

但問題來了:怎麼打?

美製F-16戰機因協議限制不能越境攻擊,殲-10CE主力需要鎮守印巴邊境。關鍵時刻,巴基斯坦空軍的目光投向了那兩個熟悉的身影——JF-17“梟龍”戰機和“翼龍-2”無人機。

10月9日深夜,喀布爾街頭靜得可怕。一支巴基斯坦特種兵小分隊悄無聲息地潛入城市,對馬哈蘇德的藏身之處進行實時監控。就在目標乘坐豐田越野車離開住所的瞬間,遠在邊境空域待命的“翼龍-2”無人機已經鎖定了這個移動目標。

這架中國製造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像一隻獵鷹盤旋在高空,機載人工智能系統開始自動識別目標圖像。它綜合了天基正射影像、激光指示和精確制導算法,在黑暗中牢牢“咬住”了那輛越野車。

“翼龍-2”此時掛載着10枚精確制導彈藥,以“野獸模式”展現出強大的對地打擊能力。其中AG-300M空地導彈最大射程達18公里,完全可以在阿富汗塔利班防空系統射程外發起攻擊。

基於指揮中心一聲號令,導彈拖着尾焰,尖嘯着衝向了天際。經過幾分鐘的緊張的推算與操作,終於將目標鎖定了下來,也就在一瞬間就將它擊中了。不僅將馬哈蘇德的車給“打的像碎瓶似的”,周邊的建築也“一幢都沒有受損”。

此時的JF-17“梟龍”戰機也正沿邊境線的上空盤旋駐守,成了一道道威嚴的“空天屏障”。這款中巴聯合研製的三代機掛載着火箭助推滑翔精確制導炸彈,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它的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同時跟蹤15個目標,爲整個行動提供空中保護傘。

這已經不是中國裝備第一次在巴基斯坦反恐行動中大放異彩了。今年1月,巴基斯坦對伊朗境內目標實施越境打擊時,“梟龍”戰機和“翼龍”無人機就展現過強大的協同作戰能力。

但這次喀布爾行動的特殊性在於,它完美展示了現代反恐戰爭的新形態——有人機與無人機協同、情報與打擊一體、跨境精確“點穴”。中國軍工打造的“偵察-指揮-打擊”鏈條,讓巴基斯坦軍隊具備了過去只有大國才擁有的斬首能力。

行動還沒有結束。就在喀布爾爆炸聲響起的同時,巴基斯坦空軍對阿富汗境內多個巴塔目標展開了同步打擊,包括帕克蒂卡、霍斯特和賈拉拉巴德等地的祕密訓練營。多個巴塔重要人物在睡夢中就被送去見了真主。

這場閃電般的反擊讓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措手不及。他們隨後呼籲對巴基斯坦進行報復,威脅發動更多炸彈襲擊。邊境線上的緊張氣氛像拉滿的弓弦,一觸即發。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空襲發生的同時,阿富汗塔利班外長阿米爾·汗·穆塔基正在新德里與印度外長會面。巴基斯坦選擇這個時間點出手,明顯帶着警告意味:別在巴基斯坦的後院玩火。

更深層次的信號指向了地區反恐格局的變化。今年9月25日,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和伊朗四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向阿富汗塔利班政府遞交聯合聲明,明確要求阿方解散隱藏在境內的武裝組織。這次喀布爾斬首行動,可以看作是巴基斯坦用導彈發出的追加警告。

喀布爾的硝煙漸漸散去,但南亞反恐戰場的新篇章纔剛剛翻開。當中國科技成爲巴基斯坦軍隊的“眼睛”,反恐戰爭的遊戲規則正在被重新書寫。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