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地下滲透VS烏軍死守,1.5噸巨彈終結火車站爭奪戰!
庫皮揚斯克火車站瀰漫着硝煙和金屬燒灼的氣味,烏軍一個連的士兵蜷縮在廢墟里,耳朵裏全是俄軍裝甲車履帶碾過碎石的嘎吱聲——距離只剩500米。這羣守軍利用地下通道、下水道和倉庫打游擊,FPV無人機像馬蜂一樣撲向俄軍突擊小組,機槍火力封鎖了通往站臺的每個路口。

俄軍根本不打算硬衝,他們使出了個"土撥鼠式突襲":一羣特種兵推着簡易小車,趁着夜色摸進廢棄的輸油管道,硬是在裏面貓了四天四夜,等爬出來的時候,人都快到烏軍防線的眼皮子底下了。
由此可見,地面上的坦克也沒有閒着,憑藉無人機的精準指揮,就像一隻只"利器"般,專挑民居之間的縫隙往前拱,連續一天的推進都能穩穩地將戰線推進800米。可惜亞速旅的“精銳”也來不及調來,P07公路早就被俄軍的炮火給掐斷了,補給的車子只好走鄉間的土路送貨,十幾輛車裏只有三四輛能硬着頭皮地衝到終點。

守軍那邊的彈藥是一天比一天少,可俄軍那邊呢,倒是越打越放開,炸彈跟不要錢似的往下砸。就在蘇-34的轟鳴聲未消散之際,隨其而來的FAB-1500重型滑翔制導炸彈便以1.5噸的慘烈之力將樓板徹徹地砸穿,隨之而來的又是一道道的溫壓彈的二次爆炸,將這幢大樓的空氣抽的一乾二淨,直至將密閉的空間裏的一羣烏軍連的將士們都給“吸”得連窒息都來不及反應。
藉助了精巧的滑翔套件的這款“神器”炸彈,不僅能在50公里外的目標上準確地“鑽窗入戶”,而且其每月的“出擊”次數也能達到3500到5000枚,可惜烏軍手裏的S-200都快退役了,還得將愛國者系統的升級先放一放,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天上又要掉“一根根的鐵榔頭”了。
火車站成了消耗戰絞肉機。俄軍第68摩步師、第27近衛旅輪番強攻,石勒喀河自行高炮把樓房轟成篩子;烏軍靠下水道轉移兵力,把指揮所塞進地下室,用手機求援——電子戰設備早被炸癱瘓了。有個被俘俄兵透露,自己連隊三天打得只剩十幾人,但烏軍更慘:城區被切成碎塊,殘兵縮在醫院樓裏,防線裂開三公里大口子。

庫皮揚斯克一丟,烏軍東北戰線等於被掐住脖子。這地方是頓巴斯連接哈爾科夫的鐵路樞紐,2022年烏軍反攻費老大勁才奪回,如今俄軍想趕在寒冬前徹底拿下。零散抵抗改變不了大局——火車站陷落只是時間問題,後續俄軍大概率沿E40公路直撲伊久姆,哈爾科夫東部門戶徹底洞開。
與此相比,俄軍的戰術轉型卻日漸明顯:那些原本配備的精密的蘇-30戰機,竟也開始被拿來在黑海的邊陲地帶去一一對付那些微不足道的無人艇,而那些原本被視爲“小兵”的FPV無人機卻成爲了當下最具性價比的“兵種”,畢竟一架蘇-35的戰鬥機就能將一兩輛皮卡的無人機給轟的片片瓦礫,而無人機的巡街卻可實惠的多。這種“低科技消耗+高科技點殺”的組合,正把烏克蘭拖進更殘酷的戰爭第二階段。
站臺鐘樓指針停在爆炸瞬間,烏克蘭守軍最後一份電報寫着“彈藥耗盡,正在轉移”——其實無路可退。俄軍控制站臺後,下一個目標是奧斯科爾河橋樑,一旦拿下,烏軍第92、93旅退路徹底切斷。庫皮揚斯克戰役提醒所有人:現代戰爭裏,鑽管道的小推車和1.5噸巨彈,一樣能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