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期爲啥這麼短,還要經歷更年期?或是爲了幫人類“進化”
在人類中,女性的生殖期明顯短於男性。
絕大多數情況下男性在50~60歲的時候依舊保有生育能力,甚至部分男性在80歲以後仍舊有產生後代的可能。
但是女性通常來說到45~55歲以後就會絕經並失去生育能力,並且還會進入更年期。

(女性生殖期更短)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女性的生殖期明顯短於男性?
兩性生殖細胞產生機制
女性生殖期比男性更短的原因,是女性能產生的生殖細胞數量更少。而女性產生生殖細胞數量更少的原因,則是女性生殖細胞不管是“作用”還是“消耗”,均要高於男性的生殖細胞。

兩性生殖中男性產生精子,女性產生卵子。這兩種生殖細胞一次性產生的數量並不同,男性的身體在具備生育能力後,每天都會產生大約1~2億個精子。
女性在具備生育能力的幾十年間,身體每個月只會有1枚卵子成熟,二者數量差異非常大。

(兩性產生的生殖細胞數量差異巨大)
女性生殖細胞數量更少,主要在於兩性產生生殖細胞的機制不一樣。
男性的生殖細胞,即精子,依賴於身體的持續生成。
在男性的睾丸中儲存着“精原細胞”,精原細胞在經過3~4次有絲分裂後,就會變成我們熟悉的精子。
“精原細胞”這東西在經過第1次有絲分裂後,會形成A型精原細胞(幹細胞)和B型精原細胞這兩種東西。

(精原細胞的分化)
其中A型精原細胞不會繼續分裂,其會作爲幹細胞繼續留在睾丸中,保持“精原細胞”的數量。
B型精原細胞則會再經過2~4次分裂,最終形成精子。
因爲這種機制,男性的身體可以說在性成熟後終生都能產生精子。
女性的生殖細胞,即卵子,能產生的數量從其還作爲胚胎沒生下來時基本就固定了。
胎兒(女性)在子宮裏面發育到差不多20周的時候,身體內就會逐漸形成“原始卵泡”。

(原始卵泡的分化)
“原始卵泡”就是卵子的前身,其會在女性性成熟後逐漸發育,然後每個月成熟1個或者數個並排出。
而這個“原始卵泡”在胚胎時期(20周),數量大約是400~600萬個。這看起來數量很多,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原始卵泡”都無法正常發育成成熟的卵子。

(原始卵泡剛形成時有數百萬個)
從胚胎身體內的“原始卵泡”形成開始,這些“原始卵泡”就會不斷的死亡。到女性胎兒出生,“原始卵泡”的數量會死亡一半以上。到胎兒出生時,“原始卵泡”只會剩下大約100~200萬個。
這大約100~200萬個“原始卵泡”會繼續死亡,一直到其絕經爲止。

(原始卵泡從形成開始就會不斷死亡)
隨着女性的身體不斷髮育,到其青春期的時候,其身體內的“原始卵泡”數量大約就只剩下了30~40萬個。
在女性進入青春期後,其身體內的“原始卵泡”會在激素的影響下每個月激活10~20個(部分情況下會更多),形成“竇卵泡”。
這10~20個“竇卵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有1個能發育成熟並形成我們熟知的卵子。少數情況下能形成2~3個乃至更多,有多個卵子的情況就是雙胞胎或者多胞胎了。

(女性通常一個月只會產生一個成熟卵子)
而女性在不斷產生成熟卵子的同時,身體內的“原始卵泡”還在不斷死亡。到其40~50歲時,“原始卵泡”就死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女性也就失去了產生卵子的能力,也就絕經失去生育能力了。
兩性爲什麼生殖細胞產生機制不同?
兩性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生殖細胞產出機制,一大原因是男性的精子只需要提供NDA信息,而女性的卵子除了要提供DNA信息,還要提供大量營養。

舉個不太形象的例子,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就像是建造工廠生產產品。
精子的作用就好像是給出設計圖,其付出的成本是在設計圖上畫出產品是什麼樣子的。
卵子的作用就好像是後續的執行階段,從徵地到建工廠,從架設生產線到培訓工人,什麼都得做。
對比兩種生殖細胞的作用,我們會發現卵子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精力以及時間。

(卵子需要做和付出的更多)
因此卵子需要優中選優,只有足夠優秀的卵子才能爲未來的胚胎提供足夠的營養,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
女性的“原始卵泡”從形成開始就在不斷死亡,就是一個身體不斷挑選“合格卵子”的過程。
那些不合格的“原始卵泡”會直接死掉,以避免會產生不健康的卵子。
所以女性生殖期更短,本質上是在幫人類“進化”。

(原始卵泡不斷死亡本質上是在進行篩選)
如果女性像男性一樣性成熟後終生都有生殖能力,先不論產婦因爲年齡上去後身體機能下降導致的危險性,單單是因爲卵子無法“優中選優”就可能導致人類中出現一堆的畸形兒或者是天生體制異常孱弱的個體,這對人類整體來說是有害的。
女性更年期的問題
至於更年期,產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爲女性身體不再產生卵子了,身體內激素分泌紊亂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正如我們上邊說的,“原始卵泡”需要激素激活才能最終發育成卵子。當女性身體不再產生卵子後,和生育相關的一系列激素的分泌就會減少乃至停止,那麼人的身體自然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
不過女性有更年期對人類整體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上世紀的一些人類學家提出過一種“祖母假說”,該假說認爲人類比其它靈長類生物壽命更長,是因爲有“祖母”的存在。

(人類的壽命普遍高於其它靈長類)
女性在停止生育後進入更年期,就會出現自己無法繼續誕生後代,但可以照顧自己後代的後代的情況。
這樣“祖母”的孩子就有時間產生更多後代,其後代的生存率也就更高,這樣“祖母”的長壽基因就流傳了下來。

正是有了更年期的存在,人類才能比黑猩猩、狒狒等靈長類動物多出幾十年的壽命。
信息來源:
【1】澎湃新聞·《生命的這一端,和生命的那一端》
【2】新京報·《女性一生只有四五百顆卵子?其實卵巢和衰老的關係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