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爲何這麼“好色”?其實有科學依據,原來男人有兩顆“大腦”
俗話稱“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爲什麼男性通常表現得比較好色?這句俗話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男性的機制
說男人是“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還真有科學依據,因爲動物的慾望主要是由激素水平決定的。
一個個體相關激素分泌越旺盛,那麼其慾望也就越強。而影響男性慾望的激素主要是一種叫睾酮的物質。

(睾酮化學結構)
這裏的“睾”指的是男性的睾丸,“酮”則是指一種羰基化合物。所以“睾酮”二字,指的是“睾丸分泌的羰基化合物”(腎上腺也會少量分泌),很多人戲稱“睾丸是男人的第二大腦”,這是有依據的。
睾酮這種物質也被稱爲“睾丸素”,其名稱爲17β-羥基雄甾-4-烯-3-酮。其在產生後,會作用於大腦中的下丘腦、垂體和邊緣系統,從而影響人的性慾以及敏感度。
所以一個男性身體內能產生更多的睾酮,往往也會有更強的相關慾望和能力。

當然,男性的慾望機制不全靠睾酮影響,還需要一些“獎勵機制”。
睾酮只能保證人有衝動和慾望,但如果沒有“獎勵機制”讓男性在該行爲時感到舒服,那麼這種衝動和慾望也會在幾次行爲之後被消磨殆盡。
男性進行該行爲的“獎勵機制”主要由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內啡肽等物質共同作用。
多巴胺號稱“快樂激素”,是讓人產生快樂這一情緒的主要物質,主要由大腦的腦垂體進行分泌。

(多巴胺化學結構)
大腦在分泌多巴胺後會作用到神經系統上,它的機制有點像電流穿過的導電體。
“快樂”實際上是一種神經信號,我們可以將其視爲一種生物電。既然是“電”,那自然需要導電體才能傳輸,而多巴胺就是那個導電體。
神經系統有多巴胺的幫助才能傳遞“快樂”這一神經信號,如果沒有多巴胺,大腦就無法感知到“快樂”這一情緒。
很多“病理性抑鬱症患者”就是因爲大腦出現問題,無法分泌多巴胺。
血清素學名“5-羥色胺”,是一種類似於多巴胺的神經遞質,主要用於傳遞“興奮”這一情緒。

(血清素結構)
去甲腎上腺素也是一種神經遞質,主要作用是讓神經系統變得興奮。
內啡肽則是一種人體自然產生,性質接近嗎啡的激素。而嗎啡這種物質如果要人工合成,其原料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鴉片。

(內啡肽結構)
所以內啡肽對人體起到的(正面)作用接近於鴉片或者嗎啡,主要是鎮痛、讓人變得愉悅等等。
因此男性那方面慾望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衝動”,其主要由睾酮帶來。另一種是由內啡肽、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帶來的愉悅感和快樂情緒。
在這兩種機制的共同作用下,男性自然會對該行爲“欲罷不能”了。

女性的機制
其實相較於男性,女性正常情況下也存在比較高的那方面慾望。
女性也主要來源於睾酮。當然女性沒有睾丸,所以其睾酮主要由女性卵巢和腎上腺產生,其分泌量通常是男性的10%左右(20歲成年個體)。

除開睾酮,雌激素也會大量增強女性的慾望。
雌性激素主要由女性的卵巢產生,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強個體在行爲中的敏感性,從而間接的增強。
在獎勵機制上,女性身體在行爲中主要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以及催產素。
多巴胺和血清素的作用我們上邊已經提到過了,催產素則是一種主要由大腦垂體後葉產生的肽類激素,主要作用是增強人的自信心,以及加強子宮的收縮作用,以提升行爲的刺激感。

(催產素【PRO8-催產素】化學結構)
女性隨年齡提升而增強?
此外在俗話中說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女性隨着年齡增長,在30~40歲這個年齡段的確有提升的現象,而男性慾望的巔峯期則是在20歲左右,過了這個階段就會下降了。

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男性過了20歲達到30歲後,身體內的睾酮分泌量就會開始下降,導致男性那方面慾望降低。
而女性則能在20~40歲一直維持這個睾酮水平(有降低,但相對男性穩定許多)。也就是說,如果單論睾酮分泌量的話,女性在20~40歲這個週期內都是不會變的。
但同時女性在20歲這個階段,身體內會有抑制的機制。
女性在20歲這個階段身體條件最好,生理上也是最適合生育的階段,所以影響其生育能力的生理機制,會影響並壓制其慾望相關的生理機制。

比如說因爲月經週期影響產生的雌激素分泌降低,從而導致性刺激降低。
所以女性在20歲這個階段,受生育機制的影響那方面慾望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限制的。
隨着其生育能力在30~40歲這個階段降低,這種限制放開,其在睾酮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客觀來說慾望就加強了。
當然“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這個說法也有男性主觀上的判斷。
正如我們上邊所說,20歲這個階段是男性睾酮分泌量最高的階段,所以這個階段男性的慾望和能力最強。

(男性過了20歲,睾酮分泌量就會下降)
之後隨着男性年齡提升,睾酮分泌量降低,其慾望和那方面能力都會明顯下降。
如果一對夫妻同齡且在20歲左右結婚,那麼在男性的視角里自然是對方要求“越來越強”了。
此外“女性慾望隨年齡提升增強”,也有其心理變化、生活壓力降低等方面因素的影響。
信息來源:
【1】澎湃新聞·《性慾、暴力和睾酮的關係被廣泛誤解了嗎?》
【2】人民網·《什麼影響了女人性慾》
【3】互聯網數據資訊網·《“性行爲使人快樂”的機制出爐!Cell:調控雄性性行爲和快感的「腦神經迴路」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