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大國重器亮相:鳴鏑19寬域飛行器,幾小時“逛”遍全球
時至今日,錢老還在帶我們飛。最近,一檔名爲《以先輩之名 立時代新功》新聞系列片,在湖南衛視開播。節目中展示了一款名爲“鳴鏑19”的飛行器。看到這個我都驚呆了,2022年的航展上,首次公開了“鳴鏑22”寬域飛行器,都還沒搞明白是啥呢,這回突然又來了個鳴鏑19。
這又是幹啥的呢?鳴鏑19是一款臨近空間寬域飛行器,能在距地面20到100公里的空域飛行。這空域也被叫做:亞軌道空間,既不屬於航空範疇,也不屬於航天範疇。戰鬥機到不了這個高度,因爲在這裏不太穩定,衛星的軌道都高於這個高度。
那這有啥好處呢?起碼有三個好處。
1、空氣阻力相對小,又可以避免高輻射、高真空對飛行器造成的損害;
2、速度範圍涵蓋從亞音速到高超音速,幾小時逛遍全球不是問題;
3、高度足夠高,已經在大氣層邊緣,雷達追蹤難,攔截也難。
所以,這項技術其實很關鍵。很多國家都在佈局,但在此之前,也
沒有誰真正掌握,老美在這個領域也是燒了不少錢,結果依然是在難產中,也合理,畢竟老美風洞技術和數量都不大夠用。
通過公佈的視頻顯示,鳴鏑19的設計特徵和鳴鏑22類似,具體參數沒有公佈,長度大概是“雙尾蠍”無人機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也就是在2.5到3.35米之間,要比鳴鏑22(近10.8 米)小一圈。
鳴鏑19是掛載在一架“雙尾蠍”無人機上,使用高空氣球從亞軌道高度釋放。在經歷高空、高速飛行之後,以傳統方式實現了平穩降落。至於飛行速度,並沒有具體數字。不過在視頻裏提到,在過去的6年多里,鳴鏑19成功完成了5類9次飛行實驗,在全球率先實現高超聲速構型飛行器水平降落,完成了國際上首次臨近空間發射航空器試驗,實現跨域機動飛行和安全返回。
這裏面有3個關鍵點,首先是它的速度達到了高超音速,也就是5馬赫以上;其次,鳴鏑19具有可伸縮的三輪起落架,可以自己返航,說明是可回收,可重複性使用的,這意味着成本會很低,這絕對是全球領先的。最後就是已經完成了多次試驗,說明技術已經成熟,能公佈,說明已經不是過於先進的技術。
1956年,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正式成立,錢老任所長,他最先提出了臨近空間高超聲速飛行技術,後來這也成爲國家戰略高技術競爭的焦點。爲了爭取到這個技術制高點,力學研究所組建了一支科研攻關團隊,以“錢老”名字來命名,叫做:錢學森科技攻關青年突擊隊。正是這支團隊研發出了鳴鏑19,團隊中一共30多名突擊隊隊員,35 週歲以下佔65%,他們還很年輕,卻已經可以承擔重任。要知道我國航天技術,風洞技術,火藥技術等領域,也都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真的是強得可怕。
錢老曾說: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
現在的情況是:中國都搞成了,外國人卻遲遲搞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