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最近不要穿這種顏色的衣服出門!

來源: 更新:

最近這段時間,真的儘量少穿“黃色”衣服出門,不然你就會發現,自己突然“魅力巨增”,只不過,是對蟲子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爲什麼黃色這麼容易招蟲子?這些蟲子是什麼?今天這些“未解之謎”都有答案了~


昆蟲的趨色性


相對於植物“老舊”的部位,嫩芽和花朵往往有着更明亮的顏色,尤其春季的花朵,爲了爭搶珍貴的傳粉機會,也多是明亮的黃色。對於傳粉昆蟲而言,明黃色的花朵意味着花蜜花粉的盛宴,而對於吸食植物汁液的小膩蟲們,則代表着一片新的繁衍沃土。


於是,漫長的演化中這些煩人的小膩蟲便刻下了奔赴黃色等亮色的本能,這種對色彩的趨性常被稱爲昆蟲的趨色性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在陽光下行走,你如果穿着一件黃色的衣服,那無疑對小飛蟲們有着更強的吸引力。


相比其他色彩,黃色對光的反射率較高,在昆蟲眼中會顯得格外明亮。同樣的,白色的衣服也一樣有類似的效果。這些亮色的衣服對於空中飛舞的小蟲就像是一個光源,誘使它們爭先恐後地趕過來。


哪些昆蟲會被黃色吸引?


在城市環境中,蚜蟲和薊馬是被黃色衣服吸引的主要成員,在北方蚜蟲佔絕對優勢,而南方則多是薊馬。


蚜蟲在分類學上歸屬於半翅目蚜總科,是一類有着很高多樣性的小型昆蟲。幾乎各類植物的嫩芽或花蕾上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也因常與螞蟻共生而廣爲所知。


蚜蟲不能咀嚼食物,它們的口器特化成針管一樣的結構,以刺穿植物表皮的方式吸取營養。


爬滿蚜蟲的植物。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薊馬則屬於纓翅目昆蟲。這類微小昆蟲因翅膀上有發達的纓毛而得名。與蚜蟲類似,薊馬也不能咀嚼食物,但它們的口器更像是銼刀,銼開植物的表皮取食。


左滑可查看薊馬細節圖。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除此之外,小型的葉蟬、木蝨、粉蝨等也會落到黃色的衣服上來,它們同樣對明亮的黃色有一定的趨性。和蚜蟲、薊馬一樣,這些小飛蟲也有着類似的侵害植物嫩芽的習性。葉蟬、木蝨和粉蝨等與蚜蟲一樣同屬於半翅目昆蟲,也會用針管一樣的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吸食汁液。


城市中常種植的月季、欒樹、楊樹、桃樹等都是蚜蟲、薊馬繁育的溫牀,因此在春季這些植物萌芽開花時,它們會有極高的數量,也就在這個季節更容易出現在黃色的衣服上。


不過,雖然這些小蟲子落在衣服上很招人厭煩,但萬幸的是,通常它們對人都沒有什麼直接傷害。儘管可能弄髒衣服,好在它們既不吸血也不蜇人。


不過事有萬一,薊馬和葉蟬有時還是會試探性地用口器刺一下我們的皮膚,造成輕微的叮咬感,一些薊馬受到刺激分泌的酸性物質也可能讓皮膚敏感的人感到不適。


如何處理

飛到身上的小膩蟲?


當發現這些小蟲落在衣服上時,建議大家不要直接用手去拍打,這些小昆蟲的身體非常脆弱,拍打往往會讓它們支離破碎,弄髒衣服,接觸到皮膚還有過敏的風險。


最好的方法就是猛然抖動衣服將它們彈走,落在皮膚上的可以吹走它們,這些小膩蟲並沒有很強的攀附力,往往輕輕一吹就能解決問題。當然,如果實在厭惡這些小膩蟲,那麼在春夏季節減少穿黃色衣服出門更加實際。


由於這些小膩蟲對亮黃色如此“喜愛”,人們也想出了對昆蟲趨色性的利用。稍加留意,大家一定不難見到掛在花木上的黃色塑料片,這便是用來誘捕危害花木的小蟲的“黃板”。這些明黃色的塑料板的兩面都有很黏的膠,被吸引來的小膩蟲一旦粘上就很難脫身,以此達到無公害防治蟲害的目的。


利用小昆蟲對黃色的趨性,在綠化帶懸掛黏性的黃板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蟲作用。薊馬還對藍色有着獨特的喜好,因此在薊馬危害嚴重的地方還能見到藍色的黏板。圖片來源於網絡



策劃製作

作者丨吳小咖 昆蟲學工作者

審覈丨殷海生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 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趙序茅 蘭州大學 青年研究員

策劃丨楊雅萍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