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化正在打破邊界!AI重塑管理體系帶來哪些新挑戰?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管理理論與實踐。在這場變革中,中國學者積極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解決方案,爲全球管理創新貢獻中國智慧。
由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與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管理挑戰與創新”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上海財經大學科技園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頂尖學府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管理變革與創新路徑,爲中國式現代化管理體系的構建貢獻智慧。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商學院院長(兼)靳玉英表示,人工智能已從單一效率工具轉變爲重塑管理學科的核心力量,“數智化正在打破傳統管理學的邊界,推動技術與理論的深度融合。”
清華大學陳國青教授提出的“數智化三維躍遷框架”和上海科技大學毛基業教授的“管理黑箱透明化”案例,揭示了AI如何將經驗管理推向數據驅動的新時代。
明尼蘇達大學朱毅教授的研究則展現了AI在消費者行爲中的複雜影響,例如貨運平臺司機對AI議價機器人“既期待又戒備”的心理,這種矛盾深刻揭示了技術應用中必須平衡效率提升與人文關懷的深層邏輯。
在創新創業領域,AI正從輔助工具升級爲戰略伙伴。吉林大學蔡莉教授通過三一集團、美的集團等案例,構建了“AI-創業要素互動模型”,打破了傳統單主體線性創業模式。該模式突破了傳統單主體線性創業範式,揭示了AI技術如何重構創業者、機會、資源與環境四要素的互動關係,爲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業實踐提供了全新理論框架。
產品開發領域也迎來革命性突破。武漢大學曾伏娥教授團隊設計的“需求感知-方案生成-超算驗證”螺旋進化模型,與中山大學謝康教授提出的“AI+IDE”融合開發模式相得益彰。這些創新方法成功破解了複雜工業產品開發中“規模-效率”的經典悖論,爲中國製造向中高端躍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海財經大學高維和教授的“AIGC營銷三階躍遷理論框架”則系統性地描繪了AI如何重構商業生態。當AI不僅能優化營銷流程,更能重構價值創造方式時,其對商業生態的變革將是顛覆性的。該框架實現AIGC營銷從單點工具應用到系統性能力構建的範式跨越,爲企業提供從智能創作到戰略轉型的閉環路線圖。
AI對組織管理的衝擊引發了從結構到文化的全方位變革。上海交通大學井潤田教授提出,AI能幫助組織克服人類有限理性,提升決策效率。浙江大學周欣悅教授構建的“社交智能金字塔”則系統展現了AI如何從基礎任務處理到複雜情感交互的賦能路徑,其參與研發的“心魔鏡”情感識別技術突破了情感識別的瓶頸。
武漢理工大學張光磊教授將職場AI角色劃分爲“同事”“對手”“老闆”三類,深入分析了其對員工心理和行爲的影響。北京大學仲爲國教授的“GAI模型”進一步整合了激勵機制與知識管理,爲人機協同的新型組織形態提供了理論框架。
AI技術也爲管理學研究帶來了方法論的革新。北京理工大學李果教授通過AI建模分析,挑戰了傳統渠道策略的認知。浙江工業大學吳寶教授利用深度學習算法,精準識別了散戶投資者的行爲模式。
復旦大學盧向華教授的實證研究表明,具備擬真互動能力的AI代理人可顯著提升用戶專注度,爲教育、醫療等服務場景的智能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圓桌討論環節中,學者們對“十年後AI賦能場景”展開了前瞻性探討,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見解,提出了社會規則框架下的美好生活賦能、AI情緒疏導、個性化產品開發等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