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澳門史蹟
去澳門觀光的前一天,我在珠海乘遊船遊港珠澳大橋,在感嘆橋若巨龍、氣勢宏大、盤踞海面之時,對影影綽綽的遠岸,一時沒分清哪邊是珠海,哪邊是澳門,僅憑模糊的建築外形來判定,一個感覺:珠澳這兩座城市是連在一起的,密不可分。
翌日到達澳門,下了穿梭巴士,沒在新葡京酒店停留,亦不忙於參觀他處,而是乘澳巴到媽閣廟一轉,因爲澳門的外文名稱Macao與媽閣廟有關。左側前門上、後門下的澳巴,每人上車投澳門幣6元。車內乘客不多,寬敞潔淨,坐着舒適,靠站時,分別用普通話、粵語和英語播報站名,方便來自各地的乘客。
去媽閣廟是在城區一隅的終點站下車,四周山色黛青,海水湛藍。附近的觀光塔高峻挺拔,幢幢白牆小樓在鳳凰樹、假菩提樹的濃蔭掩映下半隱半現,景色相宜。經一位坐在街邊負暄的老翁指引,我徑直朝媽閣廟方向走去,沒多遠,眼前豁然開朗,媽閣廟就坐落在倚山面海的小廣場邊。
明代中期,這座媽閣廟落成,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迄今保存完好,依次爲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閣和正覺禪林,院落逼仄,簡樸不華。鑊耳屋檐,琉璃瓦頂,瓷花點綴,嶺南特色鮮明。大門刻聯:“德周化宇,澤潤生民。”廟內香火嫋嫋,人頭攢動,祈求平安好運。拾級而上,名人石刻錯落有致,一塊巨大的“太乙”石擋住去路,就是頂端。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船遇海上風暴需上岸晾曬物品爲由,買通官府,在媽閣廟一帶登陸。他們向當地人打聽登陸的地名,得到的是粵語回答的古地名“馬角”。於是,與這句粵語音近的Macao,成了澳門的洋名,年復一年叫開了。本地人稱媽閣廟而不是媽祖廟,或許也多少與此相關。
驀然發現,媽閣廟對過有座海事博物館,喜出望外,進館參觀。館內以文字圖片、模型實物、動畫音響等方式,介紹了我國南海漁民傳統的捕魚方法,古代中外海船的種類、性能,鄭和船隊下西洋的經過,以及葡萄牙的海事歷史等。
返回時,我特意在新馬路前一站下車,逛逛街市。澳門的馬路不寬,同方向一般是雙車道行駛,車序井然,未見隨意變線加塞闖紅燈等違章現象,顯窄的路面反而通暢不堵。囿於半島有限的土地面積,鬧市基本不設綠化帶。路旁的建築頗爲有趣,一邊是上宅下廊,可以開鋪行走的粵式騎樓;另一邊是窗臺拱形排列的歐式樓房,中西互襯,擠窄了街道的空間。
走到議事亭前地,已經飢腸轆轆,遂找個餐廳用膳。澳門是“美食之都”,這一帶中小餐廳居多,西餐、粵式粥粉面飯林林總總,應有盡有,乃是店家爲適應大批遊客消費習慣的緣故。我選擇了一家老字號,與其他食客拼桌,花70澳門幣,點了一碗石斑魚湯伊麪,比起內地,價格不菲,但味道鮮美,值了!再看同桌食客點的餐食,咖喱牛腩湯伊麪、牛肉炒河粉單價均爲75澳門幣。碟中一根菜心、一隻雞腿、兩塊油豆腐、幾勺米飯的“碟頭飯”,屬於便宜的快餐,也得50澳門幣。
飯後,來到咫尺之距的澳門標誌建築大三巴。大三巴像一座巨大的無字石牌坊,高闊巍然,是遊客必到的景點。大三巴周邊遊人如織,人們興致盎然,取景拍照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難獨拍其身。大三巴的前身是聖保祿教堂,1835年毀於一場大火,僅存教堂正門的夯土石牆,牆壁變成牌坊。現今牌坊後廊懸掛着4幅百餘年前大三巴的舊照和畫作,都是焚燬後的模樣了。
此地爲何叫大三巴?我帶着這個疑惑,請教了一位中年管理人員。他說,三巴這個名稱源於教堂名稱聖保祿的粵譯。與澳門另一座完好的聖若瑟修院聖堂相比,這裏規模大,臺階多,歷史也久,所以叫作大三巴,那邊就叫小三巴。疑惑迎刃而解,好奇的我到牌坊前數臺階,上下68級,加牌坊空地的兩小級臺階,正好70級。
大三巴旁的炮臺山,海拔不及百米。然“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個“仙”,是依山而建的澳門博物館。登石階進館參觀,年長者是免費的。館內三層,各層有相應的展示重點,展品堪稱近代澳門“集大成者”,涉及澳門的傳統風俗、衣食住行、作坊工場以及文化娛樂等方面。
博物館頂層出口與炮臺山的山頂相通,這裏地勢平坦,綠草茵茵,樹影婆娑,可居高臨下作全方位俯視,所見樹木葳蕤,樓房密集,海平如練,行人似蟻,大三巴牌坊也變得矮小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山頂城牆垛口有衆多鐵鑄大炮,炮口分別對着不同的方向。據介紹,澳門幾處大炮臺均爲葡萄牙佔領軍所設,炮臺山亦由此得名。
下山返回,在大三巴路口的商店選購了心儀的手信,嘆買賣兩旺。我想,澳門迴歸祖國懷抱25週年,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大家真應該多來走走看看。(作者:霍無非;編輯: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