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耗資3000萬,重建了“中原第一門”,如今假古董成網紅打卡地

來源: 更新:

北宋名臣司馬光曾說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是世界四大聖城之一,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因此洛陽難免成了權力爭奪的戰場,縱然城池堅固,也難以抵擋一次次戰火的侵襲,所以曾經歷過數不清的興廢。如今洛陽老城的地標性建築麗景門,就是其中之一。洛陽當地流傳着這麼一句俗話:“不到麗景門,枉來洛陽城”。

麗景門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隋唐,據《唐兩京城坊考》記載,東都皇城西面有兩門,南曰麗景門,北曰宣輝門。一千多年前,這裏是南北大運河的交匯處,平日裏船舶千萬艘,商人云集,車馬擁塞,貨品堆積如山。

但是我們現在說的麗景門,主要指的是始建於1217年的金代版本,是洛陽老城的西大門,與老城東大街的鼓樓遙遙相望。金明時期的麗景門,自然也逃不了屢毀屢建的命運。它最盛時城牆高四丈,壕深五丈,闊三丈。從麗景門往西直通陸路要道馬道街,當年這裏車水馬龍,是河南全省陸路交通和貿易的重要樞紐。

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麗景門繳槍投降;解放洛陽時,其它城門都攻破,唯有麗景門久攻不下,最後GMD被圍自動投降;解放後的麗景門,經過殘酷戰爭的洗禮,在變成一片瓦爍後,只能剩下一片遺址留給後人。

現在我們遊覽的麗景門,是洛陽市政府於2002年投資3000多萬元,在明清時期的麗景門舊址上重建而成的。先不論仿古建築的建造質量如何,麗景門的人氣雖然遜色於不遠處的應天門,但依然成爲了宣傳洛陽的特色歷史風貌的窗口之一。老城有了城門,單是視覺上就有了依靠。

整個麗景門景區包括城門樓、甕城、箭樓、城牆以及麗景橋(古時爲吊橋)和護城河等部分。並沿襲了明清風格的建築,青磚粉牆灰瓦頂、朱柱彩繪木格窗。甕城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爲一體,組成呈半圓形的城防體系,是麗景門標誌性的結構。城垣高厚,月城宏闊,重門疊關,氣勢磅礴。城樓一側大大的匾額上書“中原第一門”五個大字,標誌着洛陽城昔日的輝煌。

遊客購買門票後可以登上城牆,近距離參觀城樓,並從高處將整個甕城結構盡收眼底。另外,遊客還可以參觀分佈在城牆城樓裏的幾個展館。城樓裏是美術館,陳列着有洛陽特色的工藝品;天后宮內,供奉媽祖娘娘;九龍殿內展示着在洛陽建都、功績卓越的九尊帝王像;河洛文化長廊展廳裏,介紹了河洛地區的名勝古蹟以及衆多的河洛歷史名人及;洛陽帝王史館裏,有對在洛陽建都的104位帝王簡介;南側城牆上,還有古代大型兵器展。雖然展覽比較簡單,但是至少讓遊客覺得麗景門不是一個空殼子。



最讓人驚喜的是站在城樓最高一層向東眺望,又是另一番景象。這裏可俯瞰夜晚十字街的全貌,老城區的市井燈火,與古都厚重的歷史氛圍撲面而來。遙想千百年前,麗景門與其背後的洛陽古城,應該也是如此喧囂鼎沸,繁華似錦的盛世圖景。

地址:洛陽市老城區西門口街與金業路交叉口

交通:1號線麗景門站

門票:45元,學生老人25元

開放時間:8:30-22:00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