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王牌景點,位列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代表我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峯
在我看來,就算單單爲了參觀一次龍門石窟,也得來一次洛陽。龍門石窟作爲蜚聲中外的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代表了我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峯,也是洛陽當仁不讓的王牌景點。龍門石窟在洛陽南郊,山清水秀的伊水河兩岸。由於東山與西山形似門闕,將伊水河夾在中間,往來的人們觀之兩岸猶如天然門闕,所以叫“伊闕”。隋煬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大門直面伊闕,而古代皇帝常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隋朝時改伊闕爲“龍門”,並沿用至今。
龍門石窟始於北魏,與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同源。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爲了促進漢化從平成(當時的大同)遷都洛陽,龍門石窟的營建隨之拉開序曲。在後來長達1500年的歲月裏,龍門石窟經歷了前後十多個朝代的陸續營造,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之一。它於唐代迎來鼎盛,最後終結於清朝。
龍門石窟包括夾河而對的西山和東山兩個部分,現存洞窟像龕 2345 個,造像 11 萬餘尊。最大的造像高達17米多,最小的僅2釐米,造像題記和碑碣2600塊左右,佛塔40餘座。跨越千年,龍門石窟不斷延續着自己的神話。
龍門石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比如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雕刻的盧舍那大佛、孝文帝爲馮太后鑿古陽洞、蘭陵王孫於萬佛洞造像、李泰爲長孫皇后造賓陽南洞、韋貴妃鑿敬善寺等。在這裏不僅可以看到北魏的清風秀骨,還可以領略唐朝的豐腴之美。
可惜洛陽地處天下之中,十三朝古都遍覽繁華,也飽經戰火。龍門石窟歷史上曾被多次破壞,其中最嚴重的兩次,一次是唐武宗時期的“會昌法難”,如今龍門多處被毀遺蹟都是此時形成;一次是民國時期修建龍門西山臨伊河道路,炸燬了大量佛龕。當然還少不了近代那些貪婪成性的西方侵略者,他們所到之處,無數佛像被偷盜,被破壞。著名的賓陽中洞《帝后禮佛圖》便是在此時被盜賣至美國的。
如今參觀龍門石窟,主要是遊覽西山崖壁,這裏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龍門石窟最精彩的看點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萬佛洞、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都在西山。時間充裕的遊客也可以去東山,那裏全是唐代的窟龕,但數量不多。我們這次的行程也圍繞西山石窟展開,最後到伊水河對岸看大佛點燈。
潛溪寺
從景區進入西山參觀的第一個大型石窟,開鑿於唐初高宗年間(650-683),因北宋時建有仿木構前堂建築而得名。窟頂淺刻着一朵大蓮花,現已比較模糊;洞內造像爲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是唐代較爲典型的佛教“西方三聖”造像石窟。主佛爲女性形象,神情睿智,兩眼流露出母性的慈祥與親切,這一時期的佛像造型,世俗化與民族化的藝術傾向已十分清晰。它們不再是北魏早期石窟造像那種遠離塵寰、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造型。
賓陽三洞
這是來龍門必看的石窟。由賓陽南洞、賓陽中洞和賓陽北洞組成,跨越三個朝代雕刻而成,因此佛像的造型表情各不相同。賓陽中洞始鑿於北魏,是三洞中最具規模的一個,也是龍門石窟裏北魏的代表性石窟。洞內共有11尊佛像,又分爲正壁主像一組5尊和南、北壁各一組3尊。
北魏遷都洛陽後,進行一系列漢化改革,造像風格深受南朝士族審美的影響,崇尚以瘦爲美,在龍門石窟開創了一種“秀骨清像”的造像風格,其中代表性的造像就是賓陽中洞的佛像。中洞內主尊和藹慈祥,菩薩溫潤敦厚;仰望窟頂,飛天縈繞。放眼四壁,大型浮雕惟妙惟肖,讓人目不暇接。
南洞與北洞,雖然也開鑿於北魏,但因後來的戰亂、宮廷事變和社會動盪而半途荒廢;直到唐代三洞方開鑿完畢。而這時窟內的造像風格,也已從北魏時期的剛健雄偉,逐漸向盛唐時期的生動活潑過渡,表現的是另一種藝術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龍門石窟的網紅剪刀手佛像就是賓陽北洞裏的主尊,佛像的右手原本是大拇指、食指、中指3個手指都朝上的,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後來因爲長時間風化,拇指斷掉了1節,而食指和中指之間又有些距離,所以遠看就像“剪刀手”了。也就是說成爲網紅,純屬巧合。
摩崖三佛龕
開鑿於武則天時期,爲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制造佛教神學輿論所開鑿,宣揚武氏爲“彌勒”下凡,以利於其穩固政權。後因武周政權結束而中止,因此這窟佛龕也是草草了事,顯得十分粗糙,和龍門其他造像的水準截然不同。不過這裏留下的半成品,卻成了研究唐代雕刻工藝的重要資料。
萬佛洞
唐高宗永隆元年所建,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是龍門石窟唯一由兩位女性設計的洞,體現了武則天時期女性地位的提高。洞窟前室有二力士、二獅子,後室爲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也是龍門石窟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
洞中那一萬五千尊姿態不一、神態各異的小佛像,這數字可不是靠着數數得來。只需仰望窟頂,就能發現古人留下的祕密。窟頂有題記明確記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在燈光的映襯下,題記清晰可見,人物、時間,內容一應俱全。
蓮花洞
開鑿於北魏年間,名字取自窟頂雕刻的一朵碩大精美的浮雕蓮花,是此窟最爲精彩之處。洞內正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尊面部風化嚴重;左側弟子爲迦葉,高鼻深目,手持錫杖,酷似西域苦行僧。其頭部早年被盜,現存法國吉美博物館;右側弟子阿難頭像於20世紀上半葉被盜鑿後,現藏於中國臺灣。
洞窟周圍六身飛天縈繞,人民大會堂在進行吊燈設計的時候正是借鑑了蓮花洞的藻井。
奉先寺盧舍那大佛
西山石窟的遊覽高潮,高高在上的奉先寺彰顯了它在龍門石窟的地位,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這裏。主佛盧舍那大佛高達17米多,相當於六層樓高;頭部高約4米,兩耳大約高2米,比一個成年人的身高還高。據說,當年唐高宗爲其父做功德,還是皇后的武氏捐脂粉錢20000貫,打造了這尊大佛。坊間不乏這樣的傳說,大佛的臉是依照武則天的臉雕刻而成,想知道武則天長什麼樣,看看盧舍那就知道了。
拋開種種傳說,盧舍那本身就是一件無比精美的藝術品,面目慈祥端莊,儀表堂堂。在她的兩側,迦葉持重,阿難溫順,二菩薩盛裝豔服,天王雄偉,力士勇猛,共同構成了一組生動的羣體形象。千年來,他們在伊水河畔,注視着塵世的一切。
夜遊龍門
天色漸暗,當石窟內的燈帶亮起,便是龍門石窟留給大家的參觀彩蛋。跨過伊水河,來到東山石窟邊的禮佛臺,隔着伊水遙望對岸的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最經典的一景,比在奉先寺近距離觀摩更有氛圍感。
夜晚6點當石窟上燈,蜂巢般的大小窟龕隨山就勢被逐漸點亮,頓時如佛國降臨,金身顯現,在場觀衆不約而同歡呼雀躍。在燈光的烘托下,奉先寺的造像瞬間“活”了起來,恍若穿越至千年前的夢境。
那一刻,彷彿我身處大唐的奉先寺裏,身邊響起悠長的經聲佛號;那一刻,我如同置身大唐的洛陽,車如流水馬如龍,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人們虔誠的朝覲着盧舍那大佛,夢迴神都。日升月落,四季流轉,如今現代的紅男綠女擠滿山間,往昔繁華重回這煙火人間。
地址:洛陽市洛龍區龍門中街13號
門票:成人門票90元,包含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
開放時間:8:00-17:30,18:00停止檢票,19:00清場(3.1-10.31)
8:00-16:30,17:00停止檢票,18:00清場(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