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地面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始於東漢,還是華夏第一座佛塔

來源: 更新:

整個白馬寺最值得遊覽的地方,不是異國風情濃郁的國際佛殿苑;而是藏在一角,很容易被遊客忽略的齊雲塔院。洛陽地表現存的高古建築不多,齊雲塔是目前最古老的一處。塔始建於東漢,最初是一座木塔,北宋末年遭“劫火”焚燬,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重修,距今已有849年的歷史,也是中原地區爲數不多的金代建築遺存之一。

藏在白馬寺東側的齊雲塔院不在遊客們的主要遊覽路線上,因此很多遊客參觀完準備離開時看到指示牌,才發現齊雲塔院的存在,也早已累得不願往裏面走了。其實多年前這裏並不對外開放,遊客可以踏足其中也是近幾年的事,歷來頗爲神祕。

解放後齊雲塔院經過多次修繕、維護,並於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尤其是1990年那次大修後,擴大了塔院面積,新建了山門、禪房、客堂、放生池、碑廊等建築,並闢爲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場(即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地方)。跟人山人海的白馬寺相比,齊雲塔院古木參天,綠廕庇日,爲出家人提供了一個遠離塵囂、修身養性的絕佳環境。

如果是從白馬寺山門出發前往齊雲塔的路上,會先經過狄梁公墓。狄梁公便是大唐第一神探狄仁傑,即《唐朝詭事錄》裏主角蘇無名每集必提的恩師狄公。墓爲一圓形土丘,墓冢位於臺基之上,南面有一塊石碑,上書:“大唐名相 狄梁公墓”幾個大字,陳設比較簡單,四周環境也清幽靜謐,稍不留神就會錯過。

不過狄仁傑的墓究竟在何處一直存在爭議,白馬寺齊雲塔院裏的狄梁公墓,一說是武則天面首之一、白馬寺住持薛懷義的墓地,狄仁傑的墓在北邙山。歷史留下的謎團,爲這片古老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祕色彩。

走過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橋,便正式進入齊雲塔院所在的區域。裏面小橋流水、亭臺樓閣齊備,景色意外可圈可點,卻慶幸還沒有被人潮佔據。大雄寶殿雖是後人所建,但是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侵蝕,也慢慢有了歷史建築的質感。紅色的月洞門後就是齊雲塔所在的臺基,一路上的景緻似乎都在爲這座藏在院落最深處的古塔鋪墊。



齊雲塔前身爲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佛教傳入中國後,修建佛塔的習慣隨之而來。於是中原大地上第一座佛塔,就在財大氣粗的漢王朝設計下,聳立在了白馬寺旁,因此齊雲塔也有“中國第一古塔”之稱。金代重修時,這座塔的造型融合了唐、宋時期的密檐樓閣式塔的特點,四方形、疊澀密檐式磚塔,共有13層,高約25米。



站在塔下仰望,塔身的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辨。塔基底部是正方形束腰須彌座,第一層塔身南側中間,鑲嵌着一塊寫有“釋迦舍利塔”五個大字的長方形石碑。第一層塔身頂部用磚壘砌以一斗三升式的仿木斗拱,頂覆寶瓶式塔剎。外輪廓略作拋物線形,雖不復唐朝的精緻端莊,卻別有一番古樸霸氣。

如今,它不僅是洛陽地面頭號古建築,更是神都歷史的見證者。人們在塔下相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卻訴說着同樣的離合悲歡。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