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熟”不“殺生”纔是誠信經營之道
近日,“年輕人開始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話題引發熱議。一些年輕人開始嘗試通過評論“哭窮”等手段反向馴化算法,如頻繁表達“太貴了,買不起”“我不打算買了”等,建立所謂的“人設”,從而影響算法推送。有媒體報道,一名年輕人經過反覆評論“機票太貴了,買不起,不去了”之後,發現機票價格從4309元降至1903元,降價超過2000元。
“大數據殺熟”是指在一些餐飲、出行平臺上,老用戶享受不到產品價格優惠,甚至會花費更高的價格。在算法技術運用得越來越“爐火純青”的背景之下,“大數據殺熟”早已不新鮮。在某投訴平臺,有關“大數據殺熟”的投訴累計達8167條,這還不包括到底是差異化營銷,還是“大數據殺熟”,二者邊界難以釐清的諸多情形。
“大數據殺熟”對相同商品予以差別化定價,對不同羣體予以差別化服務,這是對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的侵犯,違反了民法典的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
從正常的商業邏輯來說,“回頭客”本應享有消費優惠。然而,在“大數據殺熟”之下,商家卻對老顧客抬高價格。年輕人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無論是通過評論“哭窮”,還是表達“某某軟件,我要卸載你”“我真的生氣了”“再也不用了”等情緒,均是不得已而爲之。每一個消費者在掌握着大數據和強大算法技術的經營者面前,莫不處於十分弱勢的地位,只能通過自我“覺醒”和“土辦法”予以反制。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背後的訴求,希望各平臺都能讀懂。
值得關注的是,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真能打敗算法嗎?有平臺聲稱,價格差異受優惠券、促銷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無法證明最終降價是受用戶的評論所致。某平臺回應稱:“如果靠刷評論就能讓機票降價,那大家就都會去刷評論了。”
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確實未必能左右平臺給消費者立的“人設”,反制“殺熟”未必能收到效果,行業專家早就提醒過,互聯網和算法能夠快速識別用戶的真實動機和行爲。
除了反向馴化,還有網友發佈攻略稱:修改平臺的賬號頭像、用戶名;定期清除瀏覽器記錄和緩存,或創建不同賬號、使用不同瀏覽器等方法,可以讓大數據無法識別自己。這些也只是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的“小聰明”。
實際上,有的平臺不只“殺熟”還“殺生”,相同的鏈接、同樣的產品,新用戶收到的商品質量卻遠低於老用戶,這種手段就是利用了新用戶沒有相關消費經驗、不熟悉行情的狀況。
打敗算法最終要靠嚴格的常態化監管和整治。對大數據規制、算法的治理應成爲有關部門出臺規範乃至立法的重點。無論是“殺熟”還是“殺生”均表明,當下需要從法規、規章層面進一步加強和細化監管。比如,繼續加快健全法律法規,及時彌補規則空白和管理漏洞,爲差異化營銷劃清界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規範網絡預付款消費經營活動,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今年11月,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嚴禁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並嚴禁利用用戶年齡、職業、消費水平等特徵,對相同商品實施差異化定價行爲。這應成爲所有平臺的基本遵循。做到既不欺“生客”,也不宰“熟客”,童叟無欺、明碼標價,這纔是最值得踐行的誠信經營之道。(作者:何勇海;編輯: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