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喝茶降壓?這些“寶藏”茶飲,總有一款適合你

來源: 更新:

隨着生活節奏加快和飲食結構改變,高血壓已成爲常見慢性病。不少人將目光投向降壓茶,期待通過飲茶輔助降壓。但“降壓茶效果最好的是什麼茶”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不同降壓茶各有特點,適用人羣也存在差異,下面就爲你詳細解讀。

一、常見降壓茶種類及功效

(一)羅布麻茶

羅布麻茶含有芸香苷、槲皮素等成分,芸香苷能保持或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槲皮素則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這些成分協同作用,有助於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起到輔助降壓的效果。研究表明,羅布麻茶對輕度高血壓患者有一定降壓作用,且口感清淡,略帶清香,適合大多數人飲用。不過,羅布麻茶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大量長期飲用。

(二)絞股藍茶

絞股藍被譽爲“南方人蔘”,富含絞股藍皁苷、黃酮類化合物等。絞股藍皁苷可以調節脂質代謝,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減輕血管壁脂肪沉積;黃酮類化合物則具有抗氧化、舒張血管的功能。長期飲用絞股藍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血液循環,輔助降低血壓。其味道微苦回甘,部分人初次飲用可能不太適應,但適應後會逐漸喜歡上這種獨特風味。

(三)苦丁茶

苦丁茶含有苦丁皁甙、氨基酸、維生素C等多種成分。苦丁皁甙能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使血管舒張,從而降低血壓;豐富的維生素C則有助於維持血管彈性。苦丁茶的降壓效果較爲明顯,尤其適合體內有實火、血壓偏高且伴有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狀的人羣。不過,苦丁茶性寒,體質虛寒、風寒感冒者飲用後可能會加重不適,孕婦和經期女性也不建議飲用。

(四)菊花茶

菊花含有黃酮類、揮發油等物質,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舒張血管的作用,能減少血管壁的氧化應激損傷,幫助調節血壓。常見的杭白菊、野菊花都有一定降壓功效,其中野菊花的降壓作用相對更強。菊花茶口感清香,還有清肝明目之效,適合高血壓伴有肝火旺盛、目赤腫痛症狀的人羣。但脾胃虛寒者飲用菊花茶時,最好搭配一些性溫的食材,如枸杞、紅棗,以中和寒性。

(五)山楂茶

山楂富含山楂黃酮、有機酸等成分,山楂黃酮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冠脈血流量,同時還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起到降壓作用;有機酸則有助於促進消化。山楂茶酸甜可口,尤其適合高血壓合併高血脂、消化不良的患者。不過,山楂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飲用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因此孕婦不宜飲用;胃酸過多者也應謹慎飲用,以免加重不適。

二、影響降壓茶效果的因素

(一)個體差異

每個人的體質、病情嚴重程度、對茶飲成分的吸收能力都不同。比如同樣飲用羅布麻茶,有的輕度高血壓患者血壓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有的患者可能效果不明顯。此外,過敏體質的人可能對某些降壓茶中的成分過敏,不僅無法達到降壓效果,還會引發不良反應。

(二)飲用方法

飲用降壓茶的劑量、頻率和沖泡方式都會影響效果。一般來說,堅持長期適量飲用才能發揮降壓茶的作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難以見到明顯效果。沖泡時,水溫、浸泡時間也有講究,水溫過高可能破壞有效成分,浸泡時間過短則無法充分溶出有效物質。以菊花茶爲例,用80-90℃的水沖泡,浸泡3-5分鐘爲宜。

(三)綜合生活方式

降壓茶只能起到輔助降壓作用,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如果患者不注意控制飲食(如高鹽、高脂飲食)、缺乏運動、長期熬夜、精神壓力過大,僅靠飲用降壓茶,血壓很難得到良好控制。只有將飲用降壓茶與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穩定血壓。

三、飲用降壓茶的注意事項

降壓茶雖有一定輔助降壓功效,但不能替代正規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在飲用降壓茶時,切不可擅自停藥或減藥,應在醫生指導下,將降壓茶作爲輔助手段。同時,飲用前要了解自身身體狀況,判斷是否適合飲用某種降壓茶,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飲用並就醫。

雖然沒有哪種降壓茶能被稱爲“效果最好”,但只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並正確飲用,同時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就能讓降壓茶在血壓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重視血壓控制,定期監測,遵循醫囑,守護身體健康。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