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堅持做“乾溼分離”衛生間,入住後太舒服了,我都不敢說話
裝修那會兒,老公非說要給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我還嫌麻煩——小戶型本來就擠,再隔出幾個區域,能好用嗎?
結果住了半年,我是徹底服了,這錢花得值!
以前沒做分離的時候,衛生間簡直是“重災區”。

洗完澡滿地水,鏡子全是霧,連放牙杯的檯面都溼漉漉的,擦都擦不乾淨。
最頭疼的是早上,我急着化妝,孩子要刷牙,老公還佔着馬桶,三個人在巴掌大的地方擠成一團,跟打仗似的。
現在好了,衛生間分成了淋浴區、如廁區和門外的幹區浴室櫃,各幹各的互不干擾。

早上我在外面洗臉化妝,老公在裏面洗澡,孩子蹲馬桶,效率直接翻倍,再也沒因爲搶廁所紅過臉。
要說最明顯的變化,還得是“乾爽”。
以前洗完澡,整個衛生間像被潑了水,瓷磚縫裏老長黴斑,浴室櫃的木頭邊都泡得鼓起來。

現在淋浴區用玻璃推拉門一隔,水汽基本鎖在裏面,幹區的檯面、鏡子始終清清爽爽,擦起來都省勁。
上次收拾櫃子,發現藏在浴室櫃裏的護膚品居然沒受潮,連肥皂盒都沒長水漬——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還有收納,真是“藏”了不少東西。

幹區的浴室櫃下面做了抽屜,上面加了層隔板,牙杯、洗面奶、髮圈全塞進去,檯面空得能放盆綠蘿;溼區的牆面打了幾個小壁龕,洗髮水、沐浴露往裏面一擺,再也不用堆在地上。
以前總覺得小戶型沒地方放東西,現在才明白,合理分區比硬塞櫃子管用多了。
當然,設計也得看戶型。

我們家小,選了玻璃推拉門,透光又省空間;要是衛生間大點,實體牆隔出獨立區域更徹底;預算有限的話,浴簾也能湊合用——關鍵是得把洗漱、如廁、洗澡分開。
我有個朋友圖便宜沒做分離,現在衛生間永遠潮乎乎的,洗衣機放裏面都開始生鏽,後悔得直拍大腿。
說真的,裝修別總盯着“好看”,實用纔是王道。以前覺得傳統一體式設計省事,住久了才知道,乾溼分離不是“多此一舉”,是真能提升生活質量。現在我逢人就說:“衛生間裝修,聽老公的沒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