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親兵抵達委內瑞拉,必要時可以硬剛美軍,把馬杜羅帶到莫斯科
一架伊爾-76運輸機的降落,讓加勒比海的緊張局勢陡然升溫,大國博弈的棋盤上又多了一顆重量級棋子。
10月底,一架註冊號爲RA-78765的俄羅斯伊爾-76重型運輸機經過四天的迂迴飛行,最終降落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機場。
隨着艙門打開,走下的不是普通士兵,而是瓦格納集團(現已改稱“非洲軍團”)的精銳成員,他們的到來,瞬間打破了美洲地區的戰略平衡。
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兵,曾在頓巴斯的巷戰和非洲的熱帶叢林中磨練出獨特的作戰能力。如今,他們現身加拉加斯,肩負着一項特殊使命:在必要時保護馬杜羅總統,甚至不惜與美軍硬剛,爲馬杜羅殺出一條前往莫斯科的撤退通道。
美國在準備
從8月開始,美國在加勒比海域部署了大量軍事力量,“福特號”航母戰鬥羣在這一帶遊弋,多艘驅逐艦伴隨左右,F-35戰機不時掠過委內瑞拉領空。
美軍的行爲遠不止普通的巡邏而已。根據歐洲航天局“哨兵-2C”衛星拍攝的圖像,美國海軍“硫磺島”號兩棲攻擊艦和“格雷夫利”號驅逐艦已經部署到能夠打擊委內瑞拉境內目標的海域。
面對美軍的緊逼,馬杜羅政府深感不安,在他看來,美國的所有行動,從經濟制裁到軍事部署,都是爲了一個目的——推翻他的政權。
在岌岌可危的形勢下,馬杜羅不得不向外部求援,據《華盛頓郵報》獲取的美國政府內部文件顯示,馬杜羅通過一封致普京的信函,向俄羅斯請求提供軍事援助。
俄羅斯的援助
面對馬杜羅的求援,俄羅斯予以決定支持。
扎哈羅娃強調:“俄方確認堅定支持委內瑞拉領導層捍衛國家主權,堅決譴責美國以打擊毒品走私爲藉口在加勒比地區過度使用武力”。
而瓦格納部隊的抵達,更是將俄羅斯的支持從言辭層面提升到了實際行動層面,這些士兵不僅是訓練有素的戰士,更具備豐富的反顛覆經驗。
他們的任務十分具體,那就是若美軍真的發動斬首行動,他們必須用血肉之軀爲馬杜羅殺出撤退通道。
俄羅斯此次在委內瑞拉的大膽舉動,背後有着深層的戰略考量。
對美國而言,委內瑞拉一直是其“後院”國家,俄羅斯的介入直接挑戰了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傳統影響力。 通過相對較低的成本——派遣瓦格納部隊而非大規模正規軍,俄羅斯就能在美國的後院製造足夠的麻煩,牽制美國的精力。
對俄羅斯來說,委內瑞拉也是其打破西方孤立的重要突破口,今年10月,俄委簽訂了戰略伙伴關係條約,爲俄羅斯在拉美地區的存在提供了法律基礎,也向西方展示了俄羅斯仍具備海外投送能力。
同時,委內瑞拉已探明的3000億桶原油儲量,也是大國博弈的重要焦點,誰能控制這些資源,誰就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面對俄羅斯的強勢介入,美國陷入了兩難境地。
特朗普表示,自己沒有在考慮對委展開襲擊的事。但與此同時,美軍的軍事部署仍在繼續,如果對委內瑞拉採取軍事行動,可能會陷入另一個“烏克蘭泥潭”。
俄烏衝突初期,俄軍以雷霆之勢衝向基輔,打算一戰而平,結果沒打贏,不得不撤退,於是俄烏衝突就持續到現在也沒有結束。
美國前中情局特工艾倫·史密斯透露,他們已獲授權的祕密行動包括定點清除委內瑞拉政府高官、破壞其石油設施,以及武裝反對派團體。但這些行動是否足以推翻馬杜羅政權,仍是未知數。
面對緊張局勢,馬杜羅政府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在軍事方面,委內瑞拉軍隊選擇在夜間進行“獨立200”演習,避開美軍衛星偵察的最佳時段。 他們還動員了包括警察、民防組織和民兵在內的混合力量,在多個州構築防線。 這種全民防禦體系旨在大幅提高美國的干預成本。
在外交層面,馬杜羅政府積極利用國際舞臺發聲,他們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軍威脅,副總統羅德里格斯、外長希爾等也在不同場合,對美國的軍事威脅和極限施壓表達譴責。
與此同時,馬杜羅還巧妙地將津巴布韋、布基納法索等發展中國家塑造爲“姊妹國家”,通過南南合作機制分散壓力。
美軍的行動引起了廣泛譴責
美國對委內瑞拉的極限施壓已在拉美地區引發廣泛批評和譴責,巴西、古巴、墨西哥、玻利維亞等國先後譴責美國的軍事行動。
巴西總統盧拉表示,美國在加勒比海部署軍艦、潛艇、飛機的軍事力量,雖以“打擊販毒”爲名,但實際上給地區帶來緊張與不穩定, 他強調,拉美加勒比地區應爲“和平區”,外部大國的軍事介入或部署破壞了這一局面。
就連長期與美安全合作的哥倫比亞也對行動合法性表達擔憂。 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表示,如果美國入侵或干預委內瑞拉,將把哥倫比亞捲入衝突。
國際媒體也紛紛表達質疑。《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雖然目前大量的美國軍事力量部署在加勒比海,表面上是爲了打擊販毒,但其真正目標是要推翻委內瑞拉現政府。
隨着瓦格納士兵在委內瑞拉站穩腳跟,一場危險的博弈正在加勒比海沿岸展開。這場危機的結局,將決定拉美地區未來數十年權力格局的走向。
對馬杜羅而言,瓦格納的到來既是生命保障,也是一場更大的地緣政治賭局;對普京來說,這是一次低成本的戰略試探,測試着美國在自家後院的底線;而對華盛頓,這場危機則是對其全球領導力的考驗,如何在維護利益的同時避免新的戰爭泥潭。
大國博弈的棋盤上,小國常常成爲犧牲品,但這一次,委內瑞拉似乎找到了一個強大的依靠。無論結局如何,這場危機已經證明:單極世界秩序正在瓦解,多極化格局正以驚人的速度成爲現實。
參考信源:
僱傭兵入侵委內瑞拉 美國務院堅稱與入侵事件無關
央視網 2025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