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造”引領國產醫療設備加速趕超,佔據40%產品線影響力榜首
國產醫療設備亮相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文匯報記者 邢千里攝)
“上海智造”正帶領國產醫療設備在競爭中逼近甚至超越國際巨頭。根據新近由權威機構發佈的《2025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榜單(上海地區)》,國產品牌影響力呈現加速提升態勢,在各條醫療設備產品線中,已拿下了超過四成的“頭名”。
這份榜單發佈於近日舉行的2025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Bio-Forum)期間。迄今,Bio-Forum已成功舉辦26屆,今年成爲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的重要分論壇之一,由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主辦,主題定爲“聚焦生物醫藥前沿技術,共建全球創新合作生態”。
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榜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裝備與技術研究院研究編制,如院長殷善開所言,它不僅是榮譽榜,更是產業發展晴雨表。今年是該榜單第三年發佈,覆蓋了20類產品線,105家企業、159個品牌。爲確保權威與公正,該榜單所依靠的醫療設備影響力評價體系,由醫院管理專家、行業資深人士與企業代表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結合醫療設備行業特點,從產品業績、售後服務、產品聲譽等三個維度開展綜合評價。值得一提的是,該榜單覆蓋了國產品牌和註冊在上海的跨國公司品牌,體現了上海鮮明的國際化特徵。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裝備與技術研究院研究院長殷善開
今年榜單最大的亮點,無疑是國產品牌的崛起。在各條產品線中,國產品牌拿下了43.5%的榜首席位,同時,前兩名被國產品牌包攬的比例,也超過了30%,創下歷史新高。具體來說,聯影和邁瑞兩大“上海智造”代表均實現全線領跑,其中聯影在CT、核磁、核醫學成像設備領域達成“三連冠”,綜合排名超越國際巨頭;邁瑞醫療在生命支持設備領域領跑,在監護儀品類的佔有率更是突破50%。這些指標,均標誌着上海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正在從“並跑”進入“局部領跑”的新階段。
同時,整體上看,國產品牌影響力與進口品牌的差距也在收窄。根據榜單中公佈的“平均影響力指數”,與2024年相比,2025年國產品牌的平均影響力增幅約9.4%,而同期各進口品牌影響力的增幅只有約2.5%。
事實上,上海醫療設備的趕超態勢,並不令人意外。市科委主任駱大進在Bio-Forum開幕致辭中介紹,“十四五”以來,上海在生物醫藥領域推出一批政策舉措,構建了“創新策源+臨牀驗證+產業轉化”的全鏈條支撐體系;圍繞高端醫療器械、合成生物學、細胞與基因治療、腦機接口等前沿賽道出臺專項行動方案,搶抓發展新機遇;此外,全市積極推行改革創新舉措,承接國家改革試點任務。未來,上海還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體系,進一步推動開放合作。
2025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Bio-Forum)已成功舉辦26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