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沿滬寧”打造具身智能創新共同體,普陀區推出一系列新舉措

來源: 更新:

上海市普陀區將抓住當前難得機遇,放大自身獨特優勢,進一步串聯長三角科創資源,推動具身智能產業從“技術突破”向“集羣發展”跨越。10月30日至31日舉行的第八屆長三角國際創新挑戰賽具身智能專場暨2025人形機器人創新材料及高效驅動系統產業峯會上,普陀區聚焦具身智能賽道,進行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發佈和合作項目簽約,希望以落實全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助力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

本次大會由上海市科委指導,普陀區科委、區發改委主辦,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等承辦,以“生態共建、技術突破、產業躍升”爲核心,吸引了具身智能領域科研機構、沿滬寧地區高校院所、具身智能產業鏈企業的代表和行業專家共300餘人參與,通過需求對接、技術研討、成果轉化,構建“研發-轉化-落地”全鏈條創新生態。

據普陀區委副書記趙勇介紹,普陀區正持續深化與沿滬寧各城市創新協同,依託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專業平臺,未來將重點打造具身智能高質量孵化器、標準化數據集平臺與應用場景示範基地,推動更多“金種子”企業落地,爲長三角具身智能產業集羣發展注入新動能。

根據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在會上發佈的相關白皮書,普陀區在發展具身智能方面,將以“標準引領、協同聚力、場景落地”爲核心,重點構建多模態大模型、專用數據集、大規模算力等核心技術支撐體系,推動工業製造、醫療康養、商業零售等重點場景應用。同時,該區將與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城市深化協同,依託科研院所資源與機器人研發與轉化功能平臺,加快構建具身智能產業生態。

大會現場發佈了具身智能應用場景,30餘傢俱身智能企業釋放出54項關鍵技術需求,總額超過5000萬元,涵蓋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柔性仿生材料、高效能源系統等領域;普陀區人形機器人代表企業宇宙暢遊、矩陣超智等也上臺介紹了相關技術需求。爲推動相關技術走向國產化、實用化,會上還進行了與沿滬寧具身智能創新合作方的簽約儀式,涉及“氫能無人機巡檢”“機器人視覺導航系統”等4個長三角合作項目。

爲破解科創企業的發展瓶頸,普陀區此次還推出了科創企業“種子計劃”,將面向青年科創人才和團隊,遴選具有前沿性、顛覆性、硬科技屬性的優秀項目,給予最高30萬元的創新創業資助。對那些同時入駐區級高質量孵化器的初創企業,普陀區還將在前兩年提供每年最高20萬元房租資助,助力他們從“萌芽起步”到“穩步成長”。

此外據悉,爲了進一步實現“本土創新+全球資源”的雙向賦能,普陀區依託InnoMatch全球供需對接平臺開展了20多場線上線下對接,其中與英、韓等國企業的4項初步合作意向正有序對接推進。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