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世錦賽|潘展樂低迷,徐嘉餘崩潰,奧運冠軍狀態起伏爲中國泳軍鳴響警鐘

來源: 更新:

洛杉磯奧運週期的首場國際大賽,中國泳軍交出2金6銀6銅的答卷,在獎牌榜上排名第六位。

傳統強隊美國與澳大利亞高居前兩位,分別拿下9金和8金。擁有超級明星馬爾尚和麥金託什的法國和加拿大,各取四金緊隨其後。

面對越來越“卷”的競爭環境,“蛙王”覃海洋強勢歸來、新星於子迪驚豔亮相無疑令人欣喜,但多位奧運冠軍狀態起伏,也爲中國泳軍鳴響警鐘。

製造賽事最大冷門的潘展樂,在100米、200米自由泳早早出局;情緒幾度崩潰的徐嘉餘,在50米、100米仰泳雙線失守;張雨霏、汪順依然在接力項目中肩負重任,卻都未能站上個人項目的領獎臺……對於這些明星選手而言,經歷兩個奧運週期的交替,狀態起伏本在情理之中,但失意背後原因各異,需要逐一剖析,爲重新出發校準方向。

作爲中國泳軍新一代領軍者,潘展樂的新加坡之旅難負期待。覆盤失利原因,“飛魚”坦言奧運登頂後陷入迷茫,有過盲目自信,也曾失去目標,訓練不夠系統和專注。

“單項失利對我來說是一次比較大的打擊。”面對不進則退的殘酷競爭,潘展樂已經開始自我反思,“這次世錦賽汲取的經驗特別多。奧運會後這一年,所有人都在提高,我們原地踏步就是退步。如何繼續向洛杉磯奧運會出發,是當下最值得研究的事。”

與潘展樂需要“收心”不同,早已全心投入備戰的徐嘉餘,感受到的是另一種挫敗感。這位七戰世錦賽的老將,希望通過科學高效的訓練,更好地延長運動生涯。他帶着“不破不立”的信念,廣泛汲取仰泳強國技術精髓,原本期待自己刻苦鑽研的新技術,能在世錦賽的“高端局”派上用場,結果卻令他倍感失望。

“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非常煎熬。”情緒失控後的淚水裏,滿是“甲魚”有心無力的傷感。即使他將失敗詩意解讀爲——“當歲月和變革同時進行,所產生的奇妙效應”,仍難掩骨感現實的無奈。這無奈中有技術革新的陣痛,更有獨木難支的沉重。

“或許成功的概率很渺茫,但如果不嘗試,可能我們未來就沒機會去留下一些中國仰泳的痕跡了。”獨撐中國男仰多年的徐嘉餘,已經圓了奧運冠軍夢,但仍未等來合格的接班人。對他而言,高齡更改技術的動力,有超越自我的決心,更源於團隊的責任。

作爲混合接力雷打不動的第一棒,“甲魚”的仰泳優勢是中國隊頻頻取得佳績的關鍵因素。一旦強棒變弱棒,“木桶效應”將對中國泳軍接力項目的前景帶來重要影響。

同樣身爲老將,“翻越山丘”的汪順和張雨霏,直面單項競爭力不復從前的現實,更多地享受比賽過程。而在多個接力項目中,如勞模般頻繁出戰的他們燃盡所有,無論預賽還是決賽,傾力助隊伍保持爭冠實力。

“如何在密集賽程裏分配好體能,特別是持續到最後的接力項目,還需要適應和調整。”在壓軸上演的女子4×100米混合接力決賽中帶隊拼下一枚銅牌,張雨霏如釋重負。決定了要遊向洛杉磯的她,坦言距離理想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在老將身後,中國泳軍需要更多的接棒者。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