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對黨的自我革命規律性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關於自我革命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不斷髮展,學者們對黨的自我革命的內涵特徵、百年演變、主要內容、體系結構等研究都有着頗豐的成果。這不僅爲我們黨不斷推進自我革命走向深化提供了學理支撐,也爲學界繼續深入研究提供了好的理論基礎和重要啓示。通過對現有文獻的深入研讀,可以窺見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尚有進一步深化、拓展之處,需要不斷推進學理性體系化研究闡釋。
一是研究視域寬廣,但對“自我革命”這一原創性概念缺乏縱深分析。學界對黨的自我革命的研究覆蓋了不同領域、觀照了不同區域、呈現出不同形式,在橫向的延展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對“自我革命”這一原創性概念歷時性的縱深分析及其豐富的歷史資源挖掘不夠。特別是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包括世界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政黨創立以來,關於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仍值得深入挖掘總結。
二是熱點問題研究較爲突出,但缺乏在新時代戰略定位的視域下對黨的自我革命實踐進行整體性分析。學界對黨的自我革命的研究多從熱點問題和具體領域展開,從戰略思想、戰略定位、戰略任務中把握黨的自我革命理論和實踐的成果較爲鮮見,需要在戰略思維的統攝下進行深入探究,從而爲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提供思想理論指引和實踐遵循。
三是碎片化研究傾向比較明顯,對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進行全面系統科學提煉和學理性闡釋尚顯不足。學界對黨的自我革命的歷史與現實實踐層面的具體經驗研究較多,對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哲學意蘊、理論支撐和方法論特徵的深入研究較少,在理論深度和理論創新方面還有待提高。對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做了什麼”的表層勾描上,更應闡明中國共產黨“何以成功”“何以繼續成功”的自我革命深刻意涵。
對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必須貫徹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景視域、全部過程地深刻把握黨的自我革命的歷史脈絡、邏輯架構、創新發展和戰略路徑,進而深入剖析黨的自我革命的歷史厚度、理論高度、實踐深度和價值效度。
時代性定位研究
進一步深化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時代性定位研究。在這一研究取向上,已有成果雖然對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歷史方位形成了許多重要成果,但是還需要進一步闡釋黨的自我革命所面臨的“長期執政與現代治國”這一總體性挑戰,以及黨的建設話語體系中“從嚴治黨”到“自我革命”的思想昇華,總體上釐清黨的自我革命理論的新時代戰略定位。與此同時,應立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的歷史語境,充分挖掘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蘊含的唯物史觀理據和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形成過程中的豐富思想資源,闡明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面臨的新的戰略機遇、戰略任務、戰略階段、戰略要求和戰略環境。
百年曆史演進研究
進一步深化黨的自我革命百年曆史演進研究。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相關研究,大多集中於共時性、實踐性等方面。實際上,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形成在歷時性方面還有很多研究生長點。鑑於此,可以分時期、分階段地總結和歸納黨的自我革命在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中所表現出的不同特徵和意涵。例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自我革命思想開始萌芽生髮,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思想建黨”“三大作風”“三大法寶”等論斷;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自我革命思想逐步發展,“兩個務必”“整風”“黨要管黨”等思路逐漸提出,等等。在此基礎上,可以凝練總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在理論、歷史、現實、價值、方法等方面呈現出來的原創性特質。
學科交叉研究
進一步深化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學科交叉研究。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研究越來越多體現出跨學科的交叉視野,涉及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歷史學、哲學、社會學、法學等。然而,我們仍然要看到:一是來自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專業背景和學科話語上的隔閡,甚至黨史和黨建學科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難以產生基於學科融合基礎上的真正有綜合性和學科交叉性的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尤其是針對一些複雜的焦點問題,任何一種單一的學科視角和方法都會顯得單薄或失之偏頗。二是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研究理論與實踐應用之間的隔閡,造成一些研究成果或停留在對現象與問題的表層描述,或只是作簡單的“拼盤式”對接。
創新發展研究
進一步深化新時代以來黨的自我革命創新發展研究。首先必須對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過程中的豐富經驗進行全面準確的把握。這就需要從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建設、方法論建構,分析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變革和成就。例如,從全面領導、顯著優勢、問題解決等方面,分析黨的領導取得的突破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從政治引領、政治生態、政治執行、政治保障等方面,分析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突破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從黨全面領導反腐敗工作格局穩固建構、零容忍態度和力度懲治腐敗前所未有、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強度前所未有、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效顯著等方面,分析反腐倡廉和正風肅紀的反腐敗鬥爭取得的突破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從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黨章、制度治黨和依規治黨等方面,分析黨的自我革命制度體系建設取得的突破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同時,針對這些成就和經驗,從總體上分析黨的自我革命之所以取得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的方法論意蘊和寶貴經驗。
話語體系研究
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話語體系研究。“話語體系”或“重要論述”是重要思想的表現形式,也是問題意識的話語呈現。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呈現樣態、話語形式、標識性成果,實質上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關於自我革命的一系列的重要論斷和概念。在研究中,無論從理論發展的邏輯還是現實的需要來看,“話語體系”和“問題研究”都應占據重要的位置。因此,系統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自我革命的話語體系,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而且,內容的闡釋與問題研究及話語形式並不是一堆矛盾體。相反,兩者是相互支撐和相互促進的。系統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話語體系,能夠推動問題研究更加系統化、專業化;而對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實踐中具體問題的關注和研究,既是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系統闡釋的前提和基礎,也能夠更好地充實其思想架構。但就當前研究現狀來看,系統的闡釋可謂任重而道遠。應當看到,如果不能在黨的自我革命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上達成話語概念體系的共識,那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將可能長期淪爲一種鬆散而缺乏嚴密邏輯結構和系統體系的關於自我革命的“問題羣”或“話語羣”。
時代意蘊和戰略意義研究
進一步深化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時代意蘊和戰略意義研究。其一,在戰略指向方面,學界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時代意蘊、根本宗旨、現實要求等方面研究有待拓展。其二,在把握戰略意義方面,學界基於社會矛盾研判、內部挑戰分析提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多維關係,但還可進一步着眼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基於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歷史方位、戰略格局的變化,基於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偉大社會革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視角,深入分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戰略意義、戰略目的、戰略任務等研究。其三,在黨的自我革命戰略路徑、政策策略研究方面,可延伸和拓展的空間也比較大。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