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通牒從24小時到50天再到10天,俄羅斯不陪特朗普玩“奧數”


當地時間7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他把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的期限設定爲10天,並從當天開始計算。如果俄方沒有就此取得進展,將面臨美國新的制裁。
俄方並未對特朗普最新的“最後通牒”作出激烈反應。俄羅斯分析人士普遍對通牒的真實效果持懷疑態度,並認爲特朗普一再改變所謂“和解期限”主要與其承受的國內外壓力有關。
針對特朗普威脅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30日表示,俄經濟多年來已形成對制裁的“免疫力”。他稱,“我們長期以來一直生活在諸多制裁之下,俄羅斯經濟在大量限制下運行,我們對制裁已具備一定的免疫力。”俄政治學者馬爾科夫認爲,設定具體期限本身並無助於談判進程,俄羅斯將會以外交方式進行回應。
相對於官方的剋制表態,一些政要的個人表態更加強硬。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稱,特朗普正在對俄羅斯進行“最後通牒的遊戲”,這既是威脅,也是將自己的國家推向戰爭。
儘管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強調,特朗普一定會“遵守承諾”對俄製裁,但俄羅斯分析人士普遍認爲特朗普的“最後通牒”不會產生實際作用,表示其強硬言論並非只針對俄羅斯,而是要向所有人施壓,因爲特朗普自己也承受着來自美國國內外的巨大壓力。針對特朗普28日在與英國首相斯塔默會晤前表示,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十分失望”的言論,俄羅斯資深美國問題專家柯什金認爲,這與其當時身處的形勢、環境,以及會談的氛圍密切相關。
莫斯科方面注意到,特朗普在發出“最後通牒”的同時也表示,不確定施加制裁是否會對俄羅斯起作用。特朗普說,尚未收到俄羅斯方面對他設定期限的回覆:“我還沒收到任何回覆。真遺憾。”
分析認爲,特朗普其實並不確信自己採取的行動能夠讓俄烏雙方停火。一邊放狠話將嚴懲俄羅斯,一邊又說不確定制裁能否奏效,其實顯露出心裏沒底。另外,從24小時止戰到下令50天停火,再縮減至10天,特朗普不斷變換時限,都只是玩數字遊戲,期望用一個象徵性的數字,以無成本的施壓威懾促成利益最大化的交易。但這不僅完全無效,還可能讓自身信譽和美國國際形象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