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要實現“雙倍增”,臨港集團發佈“服務總圖譜”、5億項目簽約



持續賦能園區2萬餘家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服務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200餘家……作爲深耕城市保障服務領域的大型市屬國企和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臨港集團加速向“一流園區創新生態集成服務商和總運營商”轉型。7月29日,臨港集團召開2025年服務大會,吹響了以客戶爲中心、全面打造“臨港服務”金字招牌的衝鋒號。
錨定“招商服務一體化”的目標,臨港集團強化外部協同、整合優質資源,着力優化營商環境,“築巢引鳳、固巢養鳳”,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此次服務大會系統謀劃了臨港集團“十五五”時期園區服務發展路徑。園區服務“十五五”規劃以服務收入、營收佔比“雙倍增”爲目標,以“五個進一步”爲重點方向,即“營業收入進一步提升、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品牌進一步升級、管理機制進一步理順、專業人才進一步充實”,爲服務升級錨定航標。聚焦戰略規劃,臨港集團梳理了服務資源現狀、形成了統籌推進方案,打造服務集成新優勢。預計到2030年,臨港集團旗下物業載體管理總面積將達到約3000萬方,服務標準化貫標率達到90%,“上海品牌”認證數量位居本市前列,整體服務收入在集團營收佔比達15%-0%。
會上發佈《臨港集團集成服務手冊》(1.0版),作爲整合集成的“服務總圖譜”,《服務手冊》集6大領域、36項內容爲一體,從基礎的人才公寓、物業保障、綠電供應,到高端的質量標準認證、品牌賦能,再到定製班車、智慧餐飲等提升人才黏性的“關鍵小事”,清單化、標準化運作模式將極大提升服務響應效率和園區企業獲得感。
在服務標準化與品牌建設方面,一批單位獲得榮譽授牌。新片區經濟公司“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服務”、臨港聯合“產業園區運營管理全週期服務”、臨港服務“產業園區配套交通服務”成功創建上海市標準化試點,臨港物貿“新型國際化離岸貿易服務”、臨港服務“數字化綠色餐廳服務”成功獲批上海市標準化示範項目,成爲服務標準化的“臨港樣板”。

模速空間“人工智能科技企業孵化服務”、臨港聯合“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服務”、臨港服務“產城融合區智慧停車與充電樁系統數據服務”和“產業園區人才公寓運營管理服務”榮膺“上海品牌”認證。
大會現場舉行了大規模的服務項目簽約儀式,涵蓋物業服務、光伏節能、質量認證、充電服務、食堂服務、綠化養護六大類,17家單位參與,簽約項目總計78項,總金額近5億元。其中,物業服務簽約面積167.6萬方,光伏容量達25.83兆瓦。
工開發平臺與臨港服務、臨港浦江與臨港物業、臨港物貿與臨港綠創、新片區經濟公司與質科院等8家單位攜手進行招商增值合作簽約。據瞭解,相關服務公司上半年已推送招商線索500餘條、協助去化近4萬方。
“臨港集團服務聯盟”也大會上宣告成立,匯聚了臨港服務、臨港物業、質科院、臨港綠創、臨港園服、臨港數創、產業區企服、奉賢置業、奉賢企服、綜保物流、洋山企服、工研院、漕企服、臨港生態等衆多內部專業服務公司將聚力打好服務“組合拳”,激發生態聯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