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賬老師”火了,大學生每月2000元,父母掙多少錢才供得起

來源: 更新:

文|瑩媽

中國的父母可以說操心一輩子,很多西方的國家,孩子滿18歲之後就不再給生活費給孩子了,而孩子如果需要問父母要錢的話,還得寫上借條,以後自己賺錢了得還給父母。

這樣看起來似乎有點冷血,但其實恰恰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而在我們中國,18歲的孩子可能剛剛上大一或者大二,甚至正是花錢的時候。

2025年大學生月均生活費是1744元,相比於10年前2016年1212元增長了532元。

2000塊錢的生活費還有24.9%的大學生表示偶爾不夠花,3.4%的表示經常不夠用。

而有朋友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就是說平時都不會跟父母聯繫,只要跟父母聯繫的話都是沒有錢了,要找父母要錢。

我問他:你的孩子一個月要多少生活費啊?他說也不知道,每次花完都會問我要,肯定不止2000元。孩子覺得理所當然,我上大學當然要生活費啊。

萬萬沒有想到,大學的老師卻給他們上了深刻的一課。一所大學的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課上,老師從一個月的生活費入手給大一新生算了一筆賬。

這個老師是讓這些大一的新生代入自己父母的角色,如果你現在是父母的話,你上大學的孩子每個月要跟你要2000塊錢,而你自己平時的生活開支至少也要2000塊錢

而你的孩子不僅僅每個月要生活費,還得要學費,那麼你每個月都給孩子攢一些學費,這至少也得2000元,加起來就是6000了。

那不能說把所有的錢都花掉,還得攢一些備用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吧,每個月攢1000塊,也就意味着爲人父母一個月至少要到手7000塊錢才能勉勉強強地滿足生活的需求。

如果再加上五險一金的話,每個月的收入至少是8600塊錢,才能達到到手7000塊錢。

老師就提到給大家算這筆賬的意思就是要體會父母的不容易,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老師給大一新生算賬的視頻就直接火了。

很多網友都評論,一個吉林的網友就說因爲有一些變故,現在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只有2600塊錢,給孩子2000塊錢,自己只有600塊錢,這充分體現了母親的偉大。

很多人說這個建議加入開學第一課。這其實還折射出在我們教育中有一個極大的問題,也就是孩子從小都沒有花錢的經驗。

小學到高中都是在家裏面喫,或者在學校的時候父母給他充個飯卡,然後他就直接在飯堂喫飯,在家裏面父母給他買衣服,給他買各種想要的東西,到上大學了,孩子每個月的錢得自己規劃着怎麼花,這些孩子就懵了。

之前有一個網友就提到自己女兒上大學的時候,給女兒交完學費之後就給她1萬塊錢,因爲在一個學期大概是4個多月,1萬塊錢的生活費應該就能夠一個學期了。

然而想象是很美好的,自己把這1萬塊錢給了孩子,以後就不用每個月發愁孩子的生活費了。

萬萬沒有想到第1個月的月底,女兒就告訴他沒有錢了,讓他給她轉錢。爸爸就覺得很不可思議:我不是把一個學期的生活費都給你了嘛,你怎麼不到一個月就說花光了。女兒卻說:我也不知道花了什麼,反正就是沒有了。

其實就是因爲她從小沒有零花錢可以支配,所以爲人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走路需要學習,孩子寫字需要學習,孩子說話需要學習,而孩子花錢也是需要學習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零花錢,零花錢是給孩子一份選擇的權利,有了選擇的權利,孩子纔會有自控力,規劃力,思考力和承擔責任的能力。

父母什麼時候要給孩子零花錢

建議孩子上小學的時候要給零花錢了,剛開始可以是每天給一次零花錢,慢慢的可以到三天給一次,慢慢的一個星期給一次,慢慢的再一個月給一次,慢慢地讓孩子學會規劃自己的花錢。

給孩子多少零花錢呢

這得看自己的家庭情況,也得看孩子所處的地方。可以問一問孩子的同學,每個月大概有多少零花錢?也就酌情地給,儘量不要比同學的少太多。比如說孩子的同學每個月有100塊錢,你的孩子最好也是100塊錢左右。

孩子的零花錢不要作爲獎勵或者懲罰

比如說孩子今天做家務零花錢我給你加一點,孩子考試考好了零花錢我給你加一點,不要拿零花錢來當額外的獎勵。

而孩子考試考不好了就把孩子的零花錢斷掉,這個也是不可取的,零花錢是孩子每個月都應該有的,就像是父母的工資一樣。

讓孩子從小學會用零花錢,長大他自然就會規劃他的生活費了。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