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4種檢查屬於過度產檢,浪費錢還導致孕婦焦慮,孕媽別上當了
文|菁媽
懷孕做產檢可以瞭解胎兒的健康情況,但是產檢也是有一定的規定的。根據《孕產期保健技術指南(第2版)》媽媽在整個孕期做的產檢次數是7~11次。
但有一些媽媽就覺得這個產檢沒用,檢查了反而是浪費錢,有些小問題醫生說了導致媽媽很擔心,還不如不做產檢。
而另外一些媽媽卻是另外一個極端,就覺得懷孕一定要產檢,有什麼就要做什麼,甚至要求醫生給她多做檢查的項目。
這兩個極端都不是一件好事,媽媽不是高齡產婦的話,我們就按照要求做產檢就行了,該知道的東西知道,聽醫生的醫囑。
而現在出生率下降,可能有一些醫院會給媽媽開一些沒有必要的產檢,也就是過度產檢。
產科常見的4種過度產檢,不僅沒有用,反而還可能會導致媽媽變得焦慮
第1種:葉酸代謝檢查
所謂的葉酸代謝檢查就是指媽媽體內葉酸代謝的情況,如果媽媽從來沒有生過神經管畸形的孩子,或者是家族沒有神經管畸形的,是沒有必要做葉酸代謝檢查的。
常規建議在備孕的時候每天補充400微克的葉酸,以及孕早期補充400微克的葉酸,就能夠很好地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沒有必要去做這個檢查,除非說以前生過神經管畸形的孩子,那就可以做。
第2種:微量元素檢查
微量元素檢查有醫生說其實是一個僞概念,因爲我們在血液中鈣、鐵、鋅這些礦物質是波動量非常大的,你今天的檢測項目跟明天的完全不一樣,或者是你這一個小時抽的血跟下一個小時抽的血,鈣、鐵、鋅的項目都會有波動。
再加上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因爲我們的血容量增加,肯定是需要增加鐵的攝入了,而我們身體也是需要增加鈣的攝入。
建議媽媽在孕中晚期補鈣片或者說是多喝牛奶,即使你不做這個檢查也要進行營養的補充,而你做這個檢查得出來的結果可能只會讓你焦慮而已,對於你的健康和孩子的健康真的沒有太大的好處。
第3種:骨密度的檢查
基本上每個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都是成年人了,成年的女性骨密度基本上都是一個正常的數值,除非說媽媽是長期素食,或者說本身就是鈣代謝有問題的媽媽可能需要做一個骨密度的檢查,否則是沒有必要進行骨密度的檢查。
即使沒有進行骨密度的檢查,建議媽媽在孕期的時候也要堅持每天喝500~600毫升的奶,或者是每天補500~600毫克的鈣片,在補鈣片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含有維生素D的鈣片。
而媽媽在懷孕的時候也建議不要每天都待在家裏面,每天一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太陽曬在皮膚上會產生維生素D,而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在胃腸的吸收,促進鈣在骨骼的沉積,防止鈣過多的流失。
第4種:營養膳食分析
很多醫院都有一個營養科,這個營養科針對的人羣其實是一些特殊的媽媽,比如說血糖高的,血壓高的或者說是血脂高的或者是體重失控的,可能需要醫生根據媽媽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飲食指導。
但是如果媽媽各方面都比較正常的話,是沒有必要進行膳食營養分析的,膳食營養分析其實是讓媽媽記錄前一週每一天喫的什麼東西,根據媽媽喫的這些東西來分析每天營養的攝入是有多少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是不是足夠?
但其實我們身體是有調節能力的,我們建議媽媽在飲食的時候可以按照《中國孕期婦女平衡膳食寶塔》來進行指導,裏面會告訴媽媽們在孕期的時候具體要怎麼喫。
具體怎麼喫?
第1個:水
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每天要喝水,至少是1700毫升,有一些媽媽可能每天不止喝這麼多,要喝2000毫升,在喝水的時候要分次喝,大概隔一個小時要喝水,不要等口渴再喝。
第2個:主食
媽媽在懷孕的時候不要只喫白米飯,而建議喫一些薯類或是全穀類雜豆類,這些粗糧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而且能夠增加B族維生素,能促進各種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3個:水果蔬菜
孕媽媽在喫水果的時候也要注意,有些媽媽覺得懷孕要多喫水果,事實上,大量的水果可能會造成攝入的果糖過多,引起血糖的波動,建議水果每天控制在半斤,而蔬菜每天可以喫到一斤。
第4個:魚、肉、蛋、奶、調味品
我們喫肉類食物的時候是各種魚、蝦、蛋類都要喫,肉類食物建議每天是大概四兩左右。
大豆每天20克,堅果每天10克就好了,有些孕婦覺得懷孕要多喫堅果,但也不能多喫,一天10克大概也就是一兩個核桃就夠了。
而每天的奶類是300~500毫升。油是每天25克,鹽控制在5克,這樣對孕媽媽身體會更好一些。
所以媽媽只要身體健康,只要飲食均衡,就沒有必要過度產檢。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